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文言專題 > 文言文翻譯

《閱微草堂筆記·畫妖》“霍養(yǎng)仲言”原文與翻譯

[移動版] 作者:

 

霍養(yǎng)仲言:一舊家壁懸掛仙女騎鹿圖,霍養(yǎng)仲說:有個歷史悠久的家族,在墻上懸掛了一幅《仙女騎鹿圖》。

款題趙仲穆,不知確否也(仲穆名雍,松雪之子也)。每室中無人,則畫中人緣壁而行,如燈戲之狀。落款是趙仲穆的名字,不知是否是他的真跡(仲穆名趙雍,是趙松雪的兒子)。每當(dāng)屋子里沒人的時候,畫中人就沿著墻壁走動起來,象是走馬燈的情景。

一日,預(yù)系長繩于軸首,伏人伺之。有一天,人們預(yù)先用長繩系在畫軸上,埋伏下等候。

俟其行稍遠(yuǎn),急掣軸出,遂附形于壁上,彩色宛然。等到畫中人走得遠(yuǎn)一點時,趕快把畫軸拽出屋子,畫中人只好將形象附在墻壁上,彩色還很鮮艷。

俄而漸淡,俄而漸無,越半日而全隱。過了一會兒,色彩漸漸變淡,漸漸變無,過了半天連輪廊也沒有了。

疑其消散矣。人們懷疑它消散了。

余嘗謂畫無形質(zhì),亦無精氣,通靈幻化,似未必然;我過去總認(rèn)為畫上的東西既沒有質(zhì)地,也沒有精氣,說它能通靈幻化,似乎不可能。

古書所謂畫妖,疑皆有物憑之耳。古書記載的那些畫妖,我懷疑都是有妖怪借圖畫形象來現(xiàn)形而已。

后見林登《博物志》載北魏元兆,捕得云門黃花寺畫妖,兆詰之曰:“爾本虛空,畫之所作,奈何有此妖形?”后來看林登的《博物志》,記載北魏的元兆,抓住了云門黃花寺的畫妖,元兆責(zé)問它說:“你本來是空虛的,是畫出來的東西,怎會有你這種妖怪的體形呢?”

畫妖對曰:“形本是畫,畫以象真;真之所示,即乃有神。況所畫之上,精靈有憑可通。此臣之所以有感,感而幻化。臣實有罪,云云”畫妖回答說:“形象以畫為根本,畫是為了摹寫真實的,真實的形象有所感示,便會有神靈。何況在所畫的圖畫上面,精靈有具體事物依靠憑借就可以通靈。這就是我得到生活真實形象的感召,終于幻化成妖怪的原因。能夠感通,并由感通而幻化出形跡的原因。我實在是有罪的…

其言似亦近理也。等等。”這種說法似乎有道理啊。

隨機(jī)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