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文言專題 > 文言文翻譯

《宋史·蘇轍傳》“蘇轍,字子由”原文逐句翻譯

[移動版] 作者:佚名

 《宋史·蘇轍傳》“蘇轍,字子由”原文逐句翻譯

蘇轍,字子由,年十九,與兄軾同登進(jìn)士科,又同策制舉。蘇轍,字子由,十九歲時,和哥哥蘇軾一同考中進(jìn)士科,又一同參加制舉的策論考試。

仁宗春秋高,轍慮或倦于勤,因極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為切至。宋仁宗年歲已高,蘇轍想他或許會對勤于政事感到疲倦,于是詳盡地論說為政的得失,而對宮禁朝廷的事,論述得尤為激切。

策入,轍自謂必見黜。策論文章送達(dá)皇帝后,蘇轍自認(rèn)為一定會被黜免。

考官司馬光第以三等,范鎮(zhèn)難之?脊俸抟詾椴贿d,請黜之。考官司馬光將他置于第三等,(注:制舉考試的合格者分為五等,因一、二等為虛設(shè),所以三等為最高。)范鎮(zhèn)感到為難。考官胡宿認(rèn)為對皇上不恭,要求黜落他。

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棄之,天下其謂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軍事推官。仁宗說:“本來是想用直言求取人才,卻因直言而拋棄他,天下人會怎么說我呢?”宰相不得已,把他列入下等,任商州軍事推官。

三年,轍為大名推官。逾年,丁父憂。服除,神宗立已二年,轍上書言事,召對延和殿。

過了三年,為大名推官。過一年,遭父喪。服喪后,神宗已即位二年,蘇轍上書論政事,被召見于延和殿。

王安石以執(zhí)政與陳升之領(lǐng)三司條例,命轍為之屬。當(dāng)時王安石以宰相身份與陳升之管三司條例司,叫蘇轍入三司條例司作為屬員。

安石出《青苗書》使轍熟議,轍盡言其弊。王安石拿《青苗書》出來讓蘇轍仔細(xì)說說意見,蘇轍詳盡地說了它的不足之處。

會河北轉(zhuǎn)運判官王廣廉奏乞度僧牒數(shù)千為本錢,于陜西漕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斂,與王安石意合,于是青苗法遂行。河北轉(zhuǎn)運判官王廣廉上奏請求發(fā)給幾千份度僧牒作為本錢,在陜西轉(zhuǎn)運司私自實行青苗法,春天發(fā)放秋天收還,和王安石意見相合,于是青苗法實行。

安石因遣八使之四方,訪求遺利。王安石派八位官員到四方各地,尋求尚未收取的財利。

中外知其必迎合生事,皆莫敢言。朝廷內(nèi)外知道這些人一定會迎合王安石心意添加事情,都不敢說。

轍以書抵安石,力陳其不可。蘇轍將書信送給王安石,竭力陳說這件事不可行。

安石怒,將加以罪。陳升之止之,以為河南推官。

王安石大怒,想要施加罪名給他。陳升之勸阻,任為河南推官。

宣仁后臨朝,用司馬光、呂公著,欲革弊事。宣仁后垂簾聽政,起用司馬光、呂公著,想革除弊政。

光以安石私設(shè)《詩》、《書新義》考試天下士,欲改科舉,別為新格。司馬光因王安石私自設(shè)《詩經(jīng)》、《尚書新義》來考試天下士人,于是想改變科舉,另立新的條例。

轍言:“進(jìn)士來年秋試,日月無幾,而議不時決。詩賦雖小技,比次聲律,用功不淺。蘇轍說:“進(jìn)士來年秋天考試,沒有多少日子了,而議論沒有及時決定。詩賦雖然是小技,但要講究聲律,用的功夫不淺。

至于治經(jīng),誦讀講解,尤不輕易。至于治經(jīng)書,誦讀和講解,尤其不是輕易的事。

要之,來年皆未可施行。總之,來年都還不能實行。

乞來年科場,一切如舊,惟經(jīng)義兼取注疏及諸家論議,或出己見,不專用王氏學(xué)。請求來年的考試,一切還照舊,惟有經(jīng)書的釋義兼取注疏及各家議論,或提出應(yīng)舉者自己的見解,不專用王安石的學(xué)說。

仍罷律義,令舉人知有定論,一意為學(xué),以待選試,然后徐議元佑五年以后科舉格式,未為晚也。”光皆不能從。

并罷去對律令釋義的考試,使應(yīng)舉的人知道有定論,一心一意做學(xué)問,以待選拔考試,然后慢慢地議論元祐五年以后科舉的條例,也不算晚。”司馬光都不聽。

轍性沉靜簡潔,為文汪洋澹泊似其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氣終不可掩,其高處殆與兄軾相迫。蘇轍性情沉靜簡潔,寫文章氣勢宏大而淡泊,和他的為人相似,不愿被人知道,而俊秀杰出之氣終究不可掩飾,他的高超大致和哥哥蘇軾相近。

所著《詩傳》、《春秋傳》、《古史》、《老子解》、《欒城文集》并行于世。

所著《詩傳》、《春秋傳》、《古史》、《老子解》、《欒城文集》都流傳于世。

隨機(jī)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