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 > 五冊

墻上的斑點賞析

[移動版] 作者:唐伯牛
馭,因為畢竟有生活做藍本,畢竟有人物做原型。而純意識與純精神的東西,則看不見摸不著,無從效仿,也無所憑附,應(yīng)該說,現(xiàn)代小說在難度上是要勝于傳統(tǒng)小說的,難怪伍爾夫曾表白過自己對祖先在陰涼里拿著書消磨時間的逍遙自在的艷羨。

《墻上的斑點》所表現(xiàn)的最大的難點在于它的雜糅。一般的人或許還能當上傳統(tǒng)作家,但很難勝任意識流作家這樣類型的作家。因為它的雜糅需要作家有豐富的積累與多方面的才能,而不只是單方面的才能。

如敘述才能,也就是講故事的才能,或結(jié)構(gòu)才能,也就是組織材料的才能,或思想的深刻,或題材的獨特,這些單方面的才能,都有可能樹立起一個傳統(tǒng)作家,然而,這些在現(xiàn)代作家那里都變得沒有那么重要。

意識流作家不關(guān)心敘事,也不關(guān)心所謂題材,他只關(guān)注人物的精神、人物的意識與人物的心靈印象。而純精神性世界的建構(gòu)必須以破碎、雜糅來完成。這種雜糅完全脫離外部事件,因而需要作家的多方面的功力。

在《墻上的斑點》中,隨著敘事者“我”的意識的流動,既雜糅進了作者的淵博的知識與文化,又雜糅進了作家對世界、對人生的領(lǐng)悟與對社會的認識,如對男權(quán)等社會秩序的反感,還雜糅進作者對自然景色,如由一棵樹所聯(lián)想的風景的體驗。如果只存留著某一方面,都會導致一種單調(diào),同時它的定向性,自然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邏輯性、理性與清晰性,而不能構(gòu)成一種真正的無主導性的意識流的風格。

伍爾夫?qū)τ跉v史、文化都有很好的修養(yǎng),就是那“古冢”的想像,英國人偏愛憂傷的說法,都足見作家本人的那份文化底蘊。從星期日午后的散步,星期日的午餐,想到一定的規(guī)矩,再想到標準的制定,男人的標準,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足見女作家于細微處見真諦,對社會的本質(zhì)有著深刻的洞悉。

在小說的后邊部分,女作家對一棵樹以及樹的相關(guān)景色的那份體驗性的、細膩、準確而生動的描繪,滿載著作家本人那份愉悅歡快的心情,又是那樣富于感染力,讓人心醉。

如果作家沒有這些能力,沒有豐富的積累與自己的見識,意識何以流動,又怎能流動!作家的內(nèi)涵,多方面的能力與修養(yǎng),才是真正使意識得以流動的河床。

因此,我認為,意識流小說遠遠不只是人們通常所認為的那樣,只是一種技巧,只是一種敘述視角上的花樣翻新,它是非常需要超常的各方面的功力的,既需知識文化

查看更多課文指導 斑點 賞析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