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文言專題 > 詩詞欣賞

袁枚《所見》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xùn)練附答案

[移動版] 作者:1216584714

袁枚《所見》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xùn)練附答案

原文】:

所見

【清】 袁枚①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②林樾③。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注釋】

①袁枚(1719~1798),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蒼山居士,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詩人,是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②振:振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③林樾:指道旁成陰的樹。

【翻譯】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

賞析】:

野外林陰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有什么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木全給他驚動了。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爸耍,知了……”樹上,一只蟬兒也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一手呢!這情景,全被詩人看在眼里,寫進(jìn)詩中。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tài),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后寫小牧童的靜態(tài),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么專注啊!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廳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至于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jīng)]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體會、去遐想、去思考。

袁枚(1719~1798),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蒼山居士,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詩人,是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

【閱讀訓(xùn)練及答案】

(1)“歌聲振林樾”中的“振”字用得很好,好在哪里?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首詩歌的內(nèi)容。

(3)這首短詩又怎樣的寫作特點(diǎn)?

【參考答案】

(1)(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2)(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正唱著歌,忽然他閉口不唱了,因?yàn)樗匆娏艘恢幌胍蹲降闹。?

(3)(善于抓住事物瞬間的特點(diǎn)加以描寫,反映人物獨(dú)特的心理狀態(tài),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有動有靜。)

隨機(jī)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