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文言專題 > 詩詞欣賞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xùn)練附答案

[移動版] 作者:1216584714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xùn)練附答案

原文】: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終宵勞夢想。

注釋】:

此詩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閑適和對友人的懷念。②山光:山上的日光。③池月:即池邊月色。

山光:山上的陽光。

池月:池邊的月色。

開軒:開窗。

臥閑敞:躺在幽靜寬敞的地方。

恨:遺憾。

感此:有感于此。

終宵:整夜。

勞:苦于。

【翻譯】:

夕陽忽然間落下了西山,

東邊池角明月漸漸東上。

披散頭發(fā)今夕恰好乘涼,

開窗閑臥多么清靜舒暢。

清風(fēng)徐徐送來荷花幽香,

竹葉輕輕滴下露珠清響。

心想取來鳴琴輕彈一曲,

只恨眼前沒有知音欣賞。

感此良宵不免懷念故友,

只能在夜半里夢想一場。

賞析】:

《夏日南亭懷辛大》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詩描繪了夏夜乘涼的悠閑自得,抒發(fā)了詩人對老友的懷念。開頭寫夕陽西下與素月東升,為納涼設(shè)景;三、四句寫沐后納涼,表現(xiàn)閑情適意;五、六句由嗅覺繼續(xù)寫納涼的真實感受;七、八句寫由境界清幽想到彈琴,想到“知音”,從納涼過渡到懷人;最后寫希望友人能在身邊共度良宵而生夢。全詩寫景狀物細(xì)膩入微,語言流暢自然,情境渾然一體,詩味醇厚,意韻盎然。

本詩抒發(fā)了詩人對老友的懷念。詩人捕捉住生活中的感受,描繪了夏夜乘涼的悠閑自得,只是不覺中生出了沒有知音的感慨,以至夢中都會苦苦想念。詩人描寫感受細(xì)膩,語言流暢自然,寄情于景,韻味十足。

浩然詩的特色是“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皮日休),雖只就閑情逸致作清描淡寫,往往能引人漸入佳境。  

閱讀訓(xùn)練】: 

1.“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是為后世所傳誦的佳句,“送”與“滴”字用得尤妙,請簡要賞析。(3分)    

2.詩中詩人經(jīng)歷了怎樣的情感變化?請作簡要分析。(3分)

3.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5分)

4. 孟浩然是長于寫景的詩人,一向備受歷代詩論家贊譽。本詩在寫景方面有那些技巧?

5.解釋詞語:軒:         恨:      

6.詩歌五、六兩句從        、        的不同角度寫夏日納涼時的真切感受。

7.選擇一組“對偶”詩句進(jìn)行賞析。

參考答案】:

1.“送”字化無情為有情,生動地寫出荷花的香氣清淡細(xì)微(1分); “滴”字既準(zhǔn)確寫出竹露滴在池面清脆的聲響,又暗示了詩人內(nèi)心的寂寥。(1分)寫荷氣以“送”,寫竹響以“滴”,從嗅覺、聽覺兩方面寫,而不直寫視覺形象,恰是夏夜給人的真切感受。(1分)

2.詩人先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舒適(1分),由于境界的清幽絕俗而想到彈琴助興,又由于身邊知音寥落,無人共度良宵,頓生孤獨之感,(1分)這就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故人思念的惆悵。(1分)

3.是一個無拘無束自由灑脫的隱士形象。(1 分)夜幕早合,明月高懸,詩人敞開亭戶,散發(fā)披垂,靠窗而臥,嗅荷香,聽露滴,不由感念故人;(2 分)表達(dá)詩人閑適恬淡的情趣,抒發(fā)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2 分)

4.(1)白描:開頭“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簡筆勾勒出了一個恬靜可人的月夜圖。夕陽 一霎時間,就悄悄地西沉落山,東方的明月漸漸地升起來了,月光輕輕瀉入了庭院荷塘。

(2)視聽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以動襯靜:“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從嗅覺、聽覺兩方面寫荷 花的香氣清淡細(xì)微,竹露滴在池面清脆悅耳,營造出清靜安謐之境。作者以動寫靜,寫出心 中莫名的寂寞悲哀。

(3)煉字:忽”、“漸”二字運用巧妙,它們不但傳達(dá)出夕陽西下與素月東升給人實際的感覺 (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 “忽”落,明月可愛而“漸”起,只表現(xiàn)出一種心理 的快感。

(4)擬人:“送”字用擬人手法,生動地寫出清風(fēng)吹送荷香的情景。 (至少寫出兩種,寫出一種得3 分。) 

5.窗  遺憾 

6.嗅覺  聽覺 

7.可選擇的詩句有:“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等。(可以從詞性、情感、物態(tài)、聲色等角度賞析)

隨機(jī)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