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除塑造了以上這些正面人物外,還以簡練的筆觸寫了剛愎自用、忌賢妒能的魏王的形象。
有人論《史記》說:“讀一部《史記》,如直接當(dāng)時(shí)人,親睹其事,親聞其語,使人乍喜乍愕、乍懼乍泣,不能自止,是子長敘事入神處!边@話一點(diǎn)不假,《信陵君竊符救趙》就是這樣,真可以說,通篇充滿詩情畫意,使人百讀不厭。
(選自《課文分析集》,廣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二、歷代名家評(píng)《信陵君竊符救趙》
唐順之
此傳不襲《國策》,是太史公得意之文。
公子為人一段,一篇綱領(lǐng),而“賢”、“多客”三字又此段之綱領(lǐng)。
二十年,公子卻秦存趙;三十年公子破秦存魏,存趙正所以存魏,存趙后存魏,而燕韓齊楚相繼而獲俱存矣,此天下之大機(jī)也,故史公特筆大書安王某年某年,正見公子之系乎天下安危,非淺鮮也。(《精選批點(diǎn)史記》卷三)
徐與喬
平原君,亦趙公子也,傳首,則稱平原君趙勝。《信陵君傳》,不稱信陵君,而曰魏公子。又云,魏昭王少子,而魏安王異母弟也。既冠以魏,又疊言魏,若曰,無公子,是無魏也,此與傳尾公子死,而秦遂攻魏,系以魏亡,首尾一線相引。凡傳中稱公子一百四十七,無限唱嘆,無限低徊。曰魏王公子,又曰魏安王異母弟,止見公子以異母弟而一心魏王,一身存魏,魏王始也畏其賢能而不任,終也聽秦間而廢棄不用,可嘆也。(《經(jīng)史辨體》史部《信陵君列傳》)
李晚芳
戰(zhàn)國四君,皆以好士稱,惟信陵之好,出自中心,觀其下交巖穴,深得孟氏不挾之者,蓋其質(zhì)本仁厚,性復(fù)聰慧。聰慧則能知人用人,仁厚則待賢,自有一段慕不盡之真意,非勉強(qiáng)矯飾者可比,此賢士所以樂為用也。余三君,孟嘗但營私耳,平原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