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孟思想的比較與繼承
“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他建立了以“仁”為中心,“仁”“義”“禮”三者既有區(qū)別又互相聯(lián)系的一個道德學說整體。孟子繼承并發(fā)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他倡導持志養(yǎng)氣,重視立志,反求諸己,改過遷善,意志鍛煉。
孔子首開私學,創(chuàng)立儒家學派。孟子繼承了孔子學說,對儒家學派的傳播與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孟子的學術思想一部分繼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則是孟子自己的創(chuàng)造,而這后一部分內容已經(jīng)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1、孔孟思想主張的共同點
共 同 點 |
在“仁”方面,孔孟都主張“仁者愛人,人恒愛之”。也就是說,他們二人不約而同的認為“仁”對一個人的情操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他們認為:一個人只有具備了自身的“仁”,才能靠這種魅力影響和感化他人的,也才能又憑此效力于社會奉獻于他人的,否則“為人者難成君子”,“為王者難得天下矣!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 2、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 3、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wèi)靈公》) 4、仲弓問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在輕名利重節(jié)操、反戰(zhàn)爭求和平、興學堂去愚昧等諸多方面孔孟都有相同理念。 |
繼 承 |
孔子這種將心比心、由己及人的思想在孟子的思想中得到繼承與發(fā)展。 1、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之。愛人者,人常愛之。敬人者,人常敬之。(《孟子·離婁下》)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 孟子“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對孔子思想的超越。 |
2、孔孟思想主張的不同點
主要方面 |
不 同 觀 點 |
人性問題 |
孔子主張“仁”為根本,而孟子主張“義”為首要。 孔子要求人們尊奉“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天下之民莫非王臣”的愚忠思想,他因此也就要求人們忍辱負重,無怨無悔,要“溫良恭儉讓”。 孟子主張“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不聽,則易位”,“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棒~,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也!币簿褪钦f,孟子更主張一個人要有個性,不能畏首畏尾,惟命是從。 |
人格培養(yǎng) |
孔子:克己復禮。 孟子: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與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孟子•告子下》) 孟子主張一個人只有經(jīng)歷了磨礪才能真正具備“治國安邦平天下”的德才,也才能奉獻于社會造福于他人 |
君臣關系 |
孔子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濱莫非王土”。 孟子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對于不稱職的君王,孟子以大無畏的精神提出:“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保ā睹献印とf章下》)在君臣關系上,孟子也堅持人格的尊嚴與平等,他曾當面對齊宣王說:“君之視臣為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孟子·離婁下》) |
仁義理智 |
孔子側重強調“克己復禮”。 孟子主張“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成,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盡心上》) |
對待學問 |
孔子以為“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孟子以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
道德修養(yǎng) |
(一)孔子認為,最理想的人格境界是“圣人”,其次是“君子”。 1、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論語•述而》) 2、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①欲仁得仁: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 ②善學知仁: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學、思統(tǒng)一) 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論語•述而》)(多聞、多見)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見賢思齊) ③克己為仁: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 ④內省思仁: 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論語•公冶長》)(反省稱為“自訟”)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⑤力行近仁: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里仁》) ⑥磨煉成仁: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論語•泰伯》) 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住也。(《論語•子罕》) (二)孟子認為,圣人之境并非高不可攀,每一個凡夫俗子都具有成為圣人的資質,關鍵在于愿不愿意去追求,去實踐。 1、圣人之于民,亦類也。(《孟子•公孫丑上》) 2、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告子下》) ①存心保善: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孟子•公孫丑上》) 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孟子•離婁下》) ②寡欲養(yǎng)心: 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孟子•盡心下》) ③反求諸己: 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盡心上》) ④盡心知性: 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也,則知天矣。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上》) ⑤動心忍性: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⑥以義求仁: 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ā睹献•告子上》)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
(二)強化訓練
1、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6分)
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之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離婁上》)
。1)下列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孟子說:“侍奉誰最重要?侍奉父母雙親最重要。守護誰最重要?守護自己最重要! 守護自己的意思是守護自身的操守,不失去白己的節(jié)操。
B、孟子欣賞不失去自己的節(jié)操而又能侍奉父母的人,對那些失節(jié)而侍奉父母的人是鄙棄的。在孟子看來,“孝”固然重要,但“守身”更重要。
C、孟子對失節(jié)而能侍奉父母的人并不是鄙棄的,只是說沒聽說過而已,在孟子看來,“事親”足最根本、最重要的,所以“孝”比“守身”更重要。
D、孟子既肯定“事親”,也肯定“守身”!靶ⅰ辈粌H是侍奉父母,子女立身行道,守節(jié)不改,以顯父母,是“孝”的最高境界。孟子這段話豐富了孝的新內容。
(2)請結合本段內容,簡要說說你對“事親”和“守身”的理解。(3分)
答:
2、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6分)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已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痹唬骸白谧宸Q孝焉,鄉(xiāng)黨稱弟焉!痹唬骸案覇柶浯巍!痹唬骸把员匦,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痹唬骸敖裰畯恼吆稳?”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論語·子路》)
【注釋】①硅硅(k6ng):淺薄固執(zhí)的樣子。②斗筲之人:指器量狹小的人。斗,古代量名;筲,竹筐,容量不大。斗、筲喻度量的狹小。
(1)下列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孔子認為,真正的“士”,是能夠在行為上雖曾有令其羞恥之處,但當他出使各國時,能不負君王使命的人。
B、關于士的標準,孔子把它分為三個層次,“言必信,行必果”的是屬最后一個層次的。
C、孔子認為不問黑白,一味講信用,只知貫徹自己言行的人,只是小人罷了。
D、對當朝的執(zhí)政諸公的言行,孔子頗為鄙視、不屑,認為他們連小人也比不上。
(2)孔子還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边@與上文對“信”的表達是否矛盾?結合上面選段,簡要說明你對孔子“信”的理解。(3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