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閱讀訓練 > 現(xiàn)代文閱讀 > 高三語文閱讀試題

王學泰《敬畏之心與文化自覺》高三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移動版] 作者:飄零書生604
王學泰《敬畏之心與文化自覺》高三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古人對文化什么態(tài)度?用現(xiàn)代的話說是有點“文化至上論”的。劉勰在《文心雕龍》開篇就寫道“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說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與“天地”一起誕生的啊。而且他還洋洋灑灑地寫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們與“肇自太極”的人之文,鼎立為三,合而為一。它也就是“道”。劉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經(jīng)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這種文化觀念來自儒家,自從“獨尊儒術(shù)”之后,它就占了主導地位。自古以來,凡是與儒家經(jīng)籍有關(guān)、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點神圣化,

如說“倉頡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之類。

古人不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視作民族凝聚紐帶。世界大多數(shù)地方依靠種族或宗教的認同作為民族凝聚紐帶的,而我們則主要靠文化。所謂“《春秋》之法,中國而夷禮則夷之;夷而中國則中國之”。就是說按照《春秋)大義: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國(中原王朝)之禮”,就按國人對待;如果你是“中國”人,用了“夷禮”。則按照“夷人”對待?梢娛欠襁M入中國文化成為判別人群歸屬的決定因素。在儒家看來,“禮”是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信徒以擔荷道統(tǒng)自命,他們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說是以“道”化眾,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這樣我們就懂得了為什么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為什么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亨”。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覺,他們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chǔ)。他們相信自己的事業(yè)是上通于天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思飄云物動,律中鬼神驚”這些名句就是這種意識生動的概括。

然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以農(nóng)業(yè)文明為背景的,可以說在地球上所有的農(nóng)業(yè)文明中它是發(fā)展得最精致、最詳密、最完美的一個。然而,近百年來我們又處在社會轉(zhuǎn)型和革命振蕩之中。傳統(tǒng)文化因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環(huán),原有的敬畏心,自然會隨之衰減。上個世紀從60到70年代,極“左”思潮高漲,掃蕩文化運動一浪高過一浪。此時“文化”乃是一個負面詞匯了,傳統(tǒng)文化更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遑論敬畏!這時的傳統(tǒng)文化成為妖魔。

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雖有根本改變,但井非“復舊”,而是被納入孔方兄的營壘。因此“瀆經(jīng)熱”、“古董熱”、“收藏熱”,乃至種種弘揚“國粹”熱都不免與“賺錢熱”有或明或暗的瓜葛,與文化關(guān)系不大?吹揭环之嫞豢钗耐,第一判斷都是“值多少錢”?過去被“政治的正確”打壓掃蕩,進而妖魔化;現(xiàn)在足被金錢任意驅(qū)使,日益庸俗化。兩者雖不同,對文化的蔑視則是一樣的。因此,現(xiàn)在人們干的許多事關(guān)文化的事,讓旁觀者看來最沒文化。大約都是金錢在當家作主的緣故。

朱熹在《中庸注》中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說永恒不變、天人合一的道或文化,正是這種兢兢業(yè)業(yè)的態(tài)度,肇自孔孟的“道統(tǒng)”延續(xù)至今。現(xiàn)在我們努力建設(shè)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對“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們自然會與朱子有很大差別,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脫離本土資源也是不爭事實,特別是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那種質(zhì)樸的精神、敬畏的態(tài)度是我們重建文化、進而形成文化自覺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選自《人民日報》(2008年I0月6日16版)

10.下列說法不屬于“文化至上”的一項是  (   )

A.凡是與儒家經(jīng)籍有關(guān)、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

B.儒家的信徒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

C.司馬遷、曹丕等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chǔ)。

D.現(xiàn)在,我們正在努力建設(shè)的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

11.下列說法或行為,不屬于文化自覺行為的是(   )

A.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

B.曹丕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

C.李白寫文章追求的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D.朱熹認為對文化要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態(tài)度。

1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劉勰把人文、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三者合而為  ,突出了人文的重要性。

B.“禮”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判別人群歸屬的唯一標準。

C.上個世紀將文化妖魔化和庸俗化都是對文化的蔑視,談不上對文化的敬畏。

D.當下,我們應(yīng)該學習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的質(zhì)樸精神和敬畏態(tài)度,進行文化重建。

參考答案:

10.D (對“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們自然會與朱子有很大差別,不是文化至上)

11.D (是對文化的一種態(tài)度,不是自覺)

12.B (“唯一標準”絕對化)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