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文言專題 > 初中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

2021-2007年上海中考語文試卷分類題集(課外文言文)

[移動版] 佚名

2021-2007年上海中考語文試卷分類題集(課外文言文)

(2021年上海中考語文試卷)

閱讀下文,完成第1-3題(12分)

劉弇遇東坡

成化丁酉,王端毅公恕來巡撫云南,不挈僮仆,惟行灶一,竹食籮一,服無紗羅,日給惟豬肉一斤,乳豆二塊,菜一束,醬醋水皆取主家結(jié)狀,更無所供。其告示云“欲攜家僮隨行,恐致子民嗟怨,是以不恤衰老,單身自來。意在潔己奉公,豈肯縱人壞事”云云。人皆錄辭而焚香禮之。

華語網(wǎng)說明:網(wǎng)頁文檔內(nèi)容及格式不完整,歡迎點此進入下載頁,根據(jù)提示下載doc完整格式文檔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

(1)更無所供(     )

(2)其告示云(     )

2. 對畫線句意思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因此不顧及自己年老體衰,未成家就前來。

B.因此不顧及自己年老體衰,獨自一人前來。

C.因此不照顧年老體衰的家人,獨自一人前來。

……………………

(2020年上海中考語文試卷)閱讀下文,完成第4-6題(9分)

劉弇遇東坡

劉偉明弇①少以才學(xué)自負(fù),擢高第,中詞科,意氣自得,下視同輩。紹圣初,因游一禪剎,時東坡謫嶺南,道廬陵,亦來游,因相遇,互問爵里②姓氏。偉明遽對曰:“廬陵劉弇。”蓋偉明初不知其為東坡。自謂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乃復(fù)問東坡所從來。公徐應(yīng)曰:“罪人蘇軾。”偉明始大驚,逡巡,致敬曰:“不意乃見所畏③。”東坡亦嘉其才氣,相與、苷劧ァ

【注】①劉偉明弇(yǎn):弇是劉偉明的字。②爵里:爵,爵位;里,故鄉(xiāng)。③不意乃見所畏:沒想到竟然見到我敬畏的人。④。和纯。

4.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

⑴蓋偉明初不知其為東坡(     )

⑵自謂名不下人(     )

……………………

(1)少曾讀書(     )

(2)故嘗歌(     )

8. 下列對畫線句的理解,正確的項是(     )

A.這一天張遠(yuǎn)度到他家拜訪

B.過幾天張遠(yuǎn)度到他家拜訪

C.過幾天張遠(yuǎn)度經(jīng)過他家

D.這一天張遠(yuǎn)度經(jīng)過他家

9. 張遠(yuǎn)度來到“________”(用本文語句回答)的“潁南之中村”,見到王清臣,主動與他交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自已的話回答)。(4 分)

(2018年上海中考語文試卷)閱讀下文,完成第10—12題(12分)

(傅)文忠不談詩文,而極愛才。余在直①時最貧,一貂帽已三載,毛皆拳縮如蝟②。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門外小直房,獨呼余至,探懷中五十金授余,囑易新帽過年。時已殘臘卒歲,資正缺,五十金遂以應(yīng)用。明日入直,依然舊帽也。公一笑不復(fù)言。嗚呼!此意尤可感已③。

【注釋】①直:同“值”,當(dāng)值,值勤。②蝟:今作“猬”,刺猬。③已:語氣詞。

10.解釋文中加點的詞(4分)

⑴而極愛才(     )    ⑵囑易新帽過年(     )

11.下列對畫線部分意思的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分)

A.當(dāng)時已是年終歲末,(我)正缺錢

B.當(dāng)時(我)已風(fēng)燭殘年,還正缺錢

C.當(dāng)時已是年終歲末,(我)資歷不夠

D.當(dāng)時(我)已風(fēng)燭殘年,還精力不濟

12.對我“依然舊帽”,公的表現(xiàn)是“____________”;文末作者說“此意尤可感”,這里的“此意”是指____________。(4分)

(2017年上海中考語文試卷)閱讀下文,完成第13—15題(12分〉

人有饋一木者,家僮曰:“留以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為棟。”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聽之,物各有宜用也,豈惟木哉?,’

他日,為余生炭滿爐,烘人。余曰:“太多矣。’’乃盡濕之,留星星三二點,欲明欲滅。 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聽之,情各有所適也,豈惟火哉? ”

13.解釋文中加點的詞。(4分)

(1)留以為梁(     )      ⑵乃盡濕之(     )

14.對畫線句意思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

A.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B.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嫌棄它大,忽而又嫌棄它小。

C.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嫌棄它大,忽而又嫌棄它小。

D.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15.文中兩件事情分別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話回答)

第一件:                                              。

第二件:                                             。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