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教案 > 教育資源 > 八年級語文教案

《蘆花蕩》教案

[移動版] 佚名

《蘆花蕩》教案

教學目標:

1,識記字詞,感知人物形象.

2,展開想象,體驗人物心理.

3,體味景物描寫的作用,提高描寫的能力.

4,認識到英雄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zhàn)勝的,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1,識記字詞,感知人物形象. 2 展開想象,體驗人物心理.

教學難點:體味景物描寫的作用,提高描寫的能力.

教學方法:探究,體驗

教學媒體:投影儀

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鐵道游擊隊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發(fā)生在齊魯大地上,充滿了傳奇色彩.其實,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類似的傳奇故事數(shù)也數(shù)不清.比如,在冀中平原,在美麗的白洋淀上,就有這么一個老頭子,年齡將近六十歲了,可他仍像年輕人一樣,毅然投入到抗日戰(zhàn)爭的洪流中去.并且以他的勇敢和智慧,狠很地教訓了敵人.今天,我們來學習著名作家孫犁的一篇小說——《蘆花蕩》.

結(jié)合注釋簡介作家作品. 孫犁簡介與生平/teach/1681.html

二,整體感知:

(一)明確學習目標

(二)檢查預習生字詞情況.

(三)默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投影顯示)

1,本文體裁 這種體裁的三要素是什么

2,本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試用幾句話進行概括.

3,本文的主人公是誰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畫人物的 試各舉一例.

4,故事主要表現(xiàn)老頭子的什么性格 哪些內(nèi)容表現(xiàn)出來的

5,你認為本文的主題是什么

四人小組討論,完成上述題目.

提問,教師總結(jié)明確:

1,小說.三要素: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活動的具體環(huán)境.

2,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軍隊伍駐扎在葦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個將近六十歲的老頭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護送兩個女孩進葦塘,被鬼子發(fā)現(xiàn),其中一個女孩受了傷,他發(fā)誓要為女孩報仇.他引誘鬼子進入他的埋伏圈,用鋒利的鉤子把鬼子鉤住,用竹篙痛打鬼子.(大意正確即可)

3,主人公:老頭子.刻畫手法:外貌,語言,行動,心理,神態(tài).舉例見課文.

4,(1)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現(xiàn)在他愛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上,年齡將近六十歲了,可是他像青壯年一樣,充滿了活力,無所畏懼,為葦塘里的部隊輸送糧食等.(2)還表現(xiàn)在他具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上,他對同胞姐妹充滿了摯愛,對日本鬼子滿懷仇恨,大菱受了傷,他說:"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并且付諸實際行動.(3)還表現(xiàn)在他的過于自信自尊上,他對葦塘里的負責同志說:"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他送兩個女孩子進葦塘,在過封鎖線時,認為萬無一失,女孩子受了傷,他覺得丟人現(xiàn)眼,沒臉見人.這些都體現(xiàn)了他的過于自信和自尊.(插入解決"這一性格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這是老英雄性格的核心.這句話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過分,自尊過分的意思.全文情節(jié),老英雄的全部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生發(fā)出來的.)(4)還表現(xiàn)在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為.他為了給大菱報仇,預先在水中設好埋伏.然后在船頭放一大捆新鮮的蓮蓬,引誘鬼子上當,把他們引入埋伏圈,然后痛打鬼子.

5,主題:中國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三,總結(jié):這篇小說主要寫了一個老英雄——老頭子.他有鮮明,倔強的個性,智勇雙全,決不認輸,決不退縮.他的身上展示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為證明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戰(zhàn)勝的.作者用了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一方面寫條件:敵人封鎖嚴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體干瘦,不帶槍;另一方面,寫老英雄的精神與業(yè)績.精神自信,業(yè)績突出.兩個方面巨大的反差,是老英雄顯得非常了不起,富有傳奇色彩.這種寫法在同學們的作文中也可應用.

四,布置作業(yè):1,識記字詞.2,思考課后練習三.

五,課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檢查字詞

二,品味賞析:(完成課后練習三)

景物描寫:

《蘆花蕩》寫的是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們讀后并沒有感到非常的凄慘,沒有讓人感到壓抑,而是感到寫得非常優(yōu)美,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其中一個原因,是得宜于作者對白洋淀美麗風光的描繪.請同學們找出文章中關于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揣摩這些景物描寫的句子的作用.

1,畫出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四人一組討論,明確答案.(答案見教參)

2,體味這些景物描寫的句子.教師示例:講解第一處景物描寫的句子——文中第一自然段.

體味:"敵人""炮樓",點明了環(huán)境氣氛."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寫出了淀水的晶瑩清澈和白洋淀自然環(huán)境的優(yōu)美.可是,在這美麗的周圍,敵人的炮樓林立,封鎖和監(jiān)視著這片革命根據(jù)地.白天,這里一片死寂,連水鳥也"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只有到了深夜,才能聽到它們"飛動和唱歌的聲音".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愛和憎."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把白洋淀人民在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頑強的生存姿態(tài)烘托了出來.

3,學生根據(jù)老師的講解,四人一組,討論分析,分析合理即可.

4,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強抒情韻味的作用.

5,動筆仿寫幾句,寫寫你家鄉(xiāng)的景物.

三,重點研讀文章的1——54段,問題如下:

1,"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里去了."從這句話里,你能感受到當時蘆花蕩處于一種什么環(huán)境中

2,"葦子還是那么狠狠的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請你結(jié)合上下文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并說說"狠狠"一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請你說說炮樓里的敵人監(jiān)視著蘆花蕩,有什么罪惡用意

4,請你指出第四段中從"老頭子……特別明亮"一段文字屬于什么描寫 有什么作用

5,透過"每到夜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亮,不像是餓肚子的人們唱的;稻米和肥魚的香味,還是從葦塘里飄出來.敵人發(fā)了愁."這句話,你看到了怎樣的事實 反映了什么問題

6,課文中有一段話精彩地描寫了老頭子因沒有圓滿的完成任務而懊喪,內(nèi)疚,自責的心理,請找出這段話并細細體味,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時的心理活動補寫出來.

7,"老頭子"執(zhí)行任務從不帶槍,為大女孩復仇仍不帶槍,你認為他這是不是魯莽 請結(jié)合文段內(nèi)容說明你的理由.

8,敵人嚴密監(jiān)視著葦塘,然而,"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這響亮的歌聲喚起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想象 你還能想起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zhàn)斗歌聲嗎

學生四人一小組討論后回答,教師明確答案:

1,說明當時蘆花蕩一帶處于日寇占領,嚴密的封鎖中.

2,這句話的意思是,面對兇暴的敵人,白洋淀的人民威武不屈,努力長高的葦子正好為淀里的抗日軍民提供掩護,葦子儼然成了抗日利器."狠狠"一詞形象的表達了抗日軍民對日寇的仇恨.

3,敵人企圖用這種卑劣手段困死蕩中的軍民.

4,肖像描寫.刻畫了一個精明強干,敏銳,機智,特別有精神的,英勇果敢的老交通員的形象.

5,寫敵人為封鎖毒計的失敗而哀愁,反映了我抗日軍民的頑強和智慧.

6,心理描寫的語句:課文47段中從"一聲一聲像連珠箭……這老臉呀!"

補寫的心理活動合理即可.

7,不是魯莽.因他心中有著對人民的愛和對敵人的恨,靠著高超的水上技藝,擁有獨特的對敵斗爭的利器——船槳和魚鉤使他在對敵斗爭中游刃有余,是處于高度的自信.

8,可由歌聲想象戰(zhàn)士的情緒,想象戰(zhàn)士和部隊的方方面面.具體的說,有老英雄不斷送來柴米油鹽,保障有力,給養(yǎng)充足,戰(zhàn)士們身強力壯,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時候,戰(zhàn)士們放聲歌唱起來.歌聲是對敵人的沉重打擊.

聯(lián)想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zhàn)斗歌聲,答案不求一致.

四,小結(jié):本文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起到了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強抒情韻味的作用.藝術上融情入景,寄寓了作者深沉的情懷.希望大家能認真揣摩本文的景物描寫,以便在今后自己的作文中充分的運用這一描寫手法.

五,作業(yè):

1,課外閱讀《蘆花蕩》的姊妹篇《荷花淀》,比較兩篇文章有何異同.

2,預習第三課,熟讀課文,掌握字詞.

六,課后記:

板書設計:

(一)老英雄的性格特征:1,愛國抗日 2,愛憎分明 3,自信自尊 4,智勇雙全

(二)景物描寫的作用:1,渲染故事氣氛 2,烘托人物精神 3,加強抒情韻味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