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閱讀訓練 > 現代文閱讀 > 高三語文閱讀試題

孫瑞珍李揚楊《飛向自由的天地》高三傳記閱讀題及答案

[移動版] 作者:飄零書生604
孫瑞珍李揚楊《飛向自由的天地》高三傳記閱讀題及答案

1936年春夏之交,大地昏暗、沉寂,一片肅殺景象。丁玲猶如一只離群的孤雁,在風雨中尋找北去的雁群。她不徘徊,不困惑,一心向往著紅星照耀的地方。

 1936年11月1日 ,丁玲離開西安,奔向紅色根據地——延安。這一長途奔波,完成了她生命里程上的一次重大轉折,為她一生的追求和向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找到了心安理得的歸宿。從此,她在新的土地上扎根,在新人中成長。

到延安后,丁玲深入軍隊,深入前線。她經常隨著部隊晝夜兼程行軍,一天走六七十里。腳打泡了,就學老紅軍的樣子用根線沾點油穿過去,第二天照樣走。在紅軍隊伍中,她經常四處串門,和陌生人談話,十分愜意。

不久,丁玲收到了毛澤東主席用電報發(fā)來的歡迎詞,詞名為《臨江仙》。這首熱情洋溢的詞,贊頌了這位頗有名氣的女作家,稱其為“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這首詞記錄了丁玲所跨越的時代,說明了人民歡迎她,革 命需要她。

在解放區(qū),丁玲像一只雄鷹展翅翱翔,深沉的思索,坎坷生活的磨練,培育了這位勇敢女性的生活觀!靶腋J潜╋L雨中的搏斗,而不是月下彈琴,花前吟詩。假如沒有最大的決心,一定會在中途停頓下來!

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fā)生,為擴大宣傳,組織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延安成立了西北戰(zhàn)地服務團,丁玲主任。西戰(zhàn)團走到哪里,抗日火種就撒到哪里。他們每到一地,就在那里搭起舞臺進行演出。丁玲就是那么單純地、神圣地、愉快地同一群年輕人,天天行軍,搭舞臺、開會、講話、演戲、唱歌、訪問、寫劇本…… 這是丁玲過去從不曾想也從未做過的事。

西北戰(zhàn)地服務團到西安時,她主編了一套《西北戰(zhàn)地服務團叢書》,由西安生活書店出版。丁玲在西戰(zhàn)團的團員中享有相當高的威望,人們尊重她,不僅因為她是一位早已在文壇上負有盛名的女作家,更因為她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是一位不畏艱險的勇敢的斗士。

當新聞記者,編《解放日報》副刊,進馬列學校,在中央黨校學習。這僅是她在延安生活近十年的部分記錄。更大量的時間,她生活在群眾中,心與戰(zhàn)士、農民相交融,她的思想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雙腳完全移向了工農大眾。這是丁玲一生中很可貴的、很幸福的時代,也是她創(chuàng)作實踐的一段黃金時代。豐收的碩果,來自辛勤的耕耘。這期間,她寫了《新的信念》、《我在霞村的時候》、《夜》、《入伍》等小說。這些作品血淋淋地揭露了侵略者給中華民族造成的災難,表達出人民的抗日要求;細膩地描繪了知識分子在新天地里的生活和思想變化。丁玲以對工農群眾的現實主義描寫,代替了她三十年代對于人民大眾生活的偏于意念的表達。

丁玲從上海亭子間來到艱苦的革 命根據地,“不但是經歷了兩種地區(qū),而且是經歷了兩個時代”,這一段漫長的路是“用兩條腿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它記載著丁玲把立足點移到工農兵方面來的痛苦磨練過程。

1942年,丁玲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會后,她思忖著如何寫好工農兵的問題。胡喬木對她說:“你到工農兵中去吧!可以多寫些通訊報導,多寫些短文章!

1944年以后,丁玲到邊區(qū)文協從事報道寫作,不久,又寫了報告文學《田保霖》。《田保霖》發(fā)表的第二天,毛澤東專門請丁玲去吃晚飯。在晚餐桌上,毛澤東對丁玲說:“我一口氣看完了《田保霖》,很高興。這是你寫工農兵的開始,希望你繼續(xù)寫下去。為你走上新的文學道路而慶祝。”

鼓舞和鞭策使丁玲邁開了新的腳步,她發(fā)表了大量的通訊報道。這些樸實無華的作品,表現了丁玲多方面的創(chuàng)作才能。她猶如一個高超的畫家,或輕描淡寫,或酣暢淋漓,繪制了時代的畫卷。

(選自閻純德編《二十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傳﹒丁玲》,有刪改)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1936年春夏之交,丁玲猶如一只離群的孤雁,她的天地是昏暗、沉寂的,她找不到同伴,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內心很迷茫。

B、在解放區(qū),丁玲就像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鷹,經過深沉的思索和艱苦的磨練,她變得堅強、豁達、樂觀、自信,不畏艱險。

C、延安十年是丁玲一生中很可貴的時期,她工作、學習、生活忙碌而充實,創(chuàng)作豐收,創(chuàng)作了大量反映根據地抗日生活的作品。

D、本文記敘了丁玲從上海亭子間的嬌小姐成長為根據地勇敢斗士的經歷,反映了革 命圣地對人的鍛煉和引領發(fā)展的巨大作用。

E、本文標題形象生動,語言樸素自然,引用的材料豐富,描寫細膩傳神,以時間先后為序,結構嚴謹,渾然一體,堪稱精品。

(2)西北戰(zhàn)地服務團宣傳抗戰(zhàn)活動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延安時期,丁玲發(fā)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說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玲由上海大都市來到革 命圣地延安,從“文小姐”成長為“武將軍”,有多方面的原因,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認識。(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AE!窘馕觥緼項“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內心很迷!北硎鲥e誤,原文第一段結尾寫她“不徘徊,不困惑,一心向往著紅星照耀的地方!盓項“語言樸素自然”表述錯誤,應為“生動、雋永”,“精品”表述不準確,可改為“佳作”。(2)、(每答對一點得2分)①團員激情高漲,不辭辛苦,大力宣傳,每到一地就搭起舞臺演出…查看完整高中傳記類閱讀訓練答案100則(本題在頁答案第六頁) …(4)、自身努力的結果。①具有遠大的理想和堅強的信念,向往革 命圣地延安,有“最大的決心”;②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解放區(qū)艱苦環(huán)境的磨練,對理想前途的深沉思索;③努力使自身融入大眾,融入生活,思想觀念、行為習慣和工作生活等方面努力向工農群眾靠攏。革命前輩鼓勵鞭策的結果。①鼓勵鞭策激發(fā)熱情,堅定信心:毛澤東主席的歡迎詞《臨江仙》。②鼓勵鞭策指引方向,激發(fā)斗志:毛澤東主席鼓勵她寫工農大眾。③鼓勵鞭策指明方法,引導實踐:胡喬木鼓勵她到工農大眾中去,多寫通訊報道。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