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大宛列傳原文、注釋與翻譯
【說明與解析】
《大宛列傳》是記述西域諸國史實的傳記。其中詳記大宛、烏孫、康居、奄蔡、大小月氏、安息、條枝、大夏八國之事;附記扜罙、于窴、樓蘭、姑師、黎軒、身毒、驩潛、大益、蘇薤九國之事;偶涉西南夷駹、冉、徙、邛、僰氏、笮、嶲、昆明、滇、越十國之事,而以大宛、烏孫事為主,且以大宛事開篇,以大宛事終篇,故名曰《大宛列傳》。文中記述了西域諸國的物產(chǎn)風(fēng)情,著重寫了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經(jīng)過,展示了漢王朝同西域各國的微妙關(guān)系,說明中國與西域諸國有著悠久的經(jīng)濟(jì)和文化交流的歷史,存在著政治和人員的往來關(guān)系。在敘事中,含蓄地表達(dá)了司馬遷對漢武帝連年用兵和好大喜功的譏諷與感嘆。但是,漢武帝堅持派張騫打通西域之路,努力控制河西走廊,對于漢朝和中亞諸國間的經(jīng)濟(jì)文化交流,對維護(hù)中國的統(tǒng)一和強(qiáng)大,都做出了重大貢獻(xiàn),有著積極的歷史作用。
本文記事詳略適宜,敘事與議論相結(jié)合,“或以序事帶議論,或以議論帶序事,縱橫錯雜而出,其中段落井井,照應(yīng)楚楚,結(jié)構(gòu)奇絕”(吳見思《史記論文》),確為一篇好文章。
【原文、注釋與翻譯】
大宛之跡①,見自張騫②。張騫,漢中人,建元中為郎③。是時天子問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無與共擊之④。漢方欲事滅胡,聞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⑤,乃募能使者。騫以郎應(yīng)募,使月氏,⑥,與堂邑氏(故)胡奴甘父俱出隴西⑦。經(jīng)匈奴,匈奴得之,傳詣單于⑧。單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漢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漢肯聽我乎?”留騫十余歲,與妻,有子,然騫持漢節(jié)不失⑨。
居匈奴中,益寬,騫因與其屬亡鄉(xiāng)月氏⑩,西走數(shù)十日,至大宛。大宛聞漢之饒財,欲通不得,見騫,喜,問曰:“若欲何之(11)?”騫曰:“為漢使月氏,而為匈奴所閉道(12)。今亡,唯王使人導(dǎo)送我。誠得至,反漢(13),漢之賂遺王財物不可勝言(14)!贝笸鹨詾槿,遣騫,為發(fā)導(dǎo)繹(15),抵康居(16),康居傳致大月氏(17)。大月氏王已為胡所殺,立其太子為王。既臣大夏而居(18),地肥饒,少寇,志安樂。又自以遠(yuǎn)漢,殊無報胡之心。騫從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領(lǐng)。
①跡:形跡。此指大宛國的土地山川。見:同“現(xiàn)”。發(fā)現(xiàn)。②建元:漢武帝第一個年號(前140--前135)。③是時:這時。④與:結(jié)交。⑤更:經(jīng)過。⑥使:出使。⑦堂邑氏:姓。胡奴:指一位匈奴奴隸。甘父:胡奴的名字。⑧傳詣:轉(zhuǎn)送到,移送到。詣,到……去。⑨節(jié):符節(jié),使者的憑信物。⑩屬:隨從者。亡:逃。鄉(xiāng):同“向”。(11)若:你。之:往,到……去。(12)閉道:阻塞道路。(13)反:同“返”。(14)賂遺:饋贈。(15)發(fā):派遣。導(dǎo):向?qū)А@[:通“譯”,翻譯。(16)抵,到達(dá)?稻樱何饔驀。(17)傳致:轉(zhuǎn)送到。(18)大夏:西域國名。(19)要領(lǐng):喻人的主旨!安坏靡I(lǐng)”,謂月氏對與漢共擊匈奴之事沒有明確態(tài)度。要,通“腰”,指衣腰。領(lǐng),指衣領(lǐng)。
大宛這地方是由張騫發(fā)現(xiàn)的。張騫是漢中人,漢武帝建元年間(前140--前145)當(dāng)過郎官。這時,天子問投降的匈奴人,他們都說匈奴攻打并戰(zhàn)勝月氏王,用他的頭骨當(dāng)飲酒的器皿。月氏逃跑了,因而常常怨恨匈奴,只是沒有朋友和他們一塊去打匈奴。這時漢朝正想攻打匈奴,聽到這些說法,因此想派使者去月氏聯(lián)絡(luò)。但是去月氏必須經(jīng)過匈奴,于是就招募能夠出使的人。張騫以郎官身份應(yīng)招,出使月氏,和堂邑氏人原來匈奴奴隸名叫甘父的一同從隴西出境,經(jīng)過匈奴時,被匈奴抓到,又移送給單于。單于留住張騫,說:“月氏在我們北邊,漢朝怎能派使者前去呢?我們要想派使者去南越,漢朝能允許我們嗎?”扣留張騫十余年,給他娶了妻子,生了孩子,但是張騫一直保持著漢朝使者的符節(jié),沒有丟失。
張騫留居匈奴,匈奴對他的看護(hù)漸漸寬松,張騫因而得以同他的隨從逃向月氏,向西跑了幾十天,到達(dá)大宛。大宛聽說漢朝錢財豐富,本想與漢朝溝通,卻未成功。如今見到張騫,心中高興,便向張騫問道:“你想到哪兒去?”張騫說:“我為漢朝出使月氏,卻被匈奴攔住去路。如今逃出匈奴,希望大王派人引導(dǎo)護(hù)送我們?nèi)ピ率。若真能到達(dá)月氏,我們返回漢朝,漢朝贈送給大王的財物是用言語說不盡的!贝笸鹫J(rèn)為張騫的話是真實的,就讓張騫出發(fā),并給他派了向?qū)Ш头g,到達(dá)康居。康居又把他轉(zhuǎn)送到大月氏。這時,大月氏的國王已經(jīng)被匈奴殺死,又立了他的太子當(dāng)國王。這位國王已把大夏征服,并在這里居住下來。這地方土地肥美富饒,很少有敵人侵犯,心情安適快樂。自己又認(rèn)為離漢朝很遠(yuǎn),根本沒有向匈奴報仇的心意。張騫從月氏到了大夏,終究沒有得到月氏對聯(lián)漢擊匈奴的明確態(tài)度。
留歲余,還,并南山①,欲從羌中歸,復(fù)為匈奴所得。留歲余,單于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立②,國內(nèi)亂,騫與胡妻及堂邑父俱亡歸漢③。漢拜騫為太中大夫,堂邑父為奉使君。
騫為人強(qiáng)力④,寬大信人,蠻夷愛之。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窮急射禽獸給食。初,騫行時百余人,去十三歲,唯二人得還。
騫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傳聞其旁大國五六,具為天子言之⑥。曰: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正西,去漢可萬里⑦。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麥⑧。有蒲陶酒⑨。多善馬,馬汗血,其先天馬子也⑩。有城郭屋室。其屬邑大小七十余城,眾可數(shù)十萬(11)。其兵弓矛騎射。其北則康居,西則大月氏,西南則大夏,東北則烏孫(12),東則扜罙、于窴(13)。于窴之西,則水皆西流,注西海(14);其東水東流,注鹽澤(15),鹽澤潛行地下。其南則河源出焉(16),多玉石,河注中國。而樓蘭、姑師邑有城郭(17),臨鹽澤。鹽澤去長安可五千里。匈奴右方居鹽澤以東,至隴西長城,南接羌,隔漢道焉(18)。
烏孫在大宛東北可二千里,行國(19),隨畜,與匈奴同俗?叵艺邤(shù)萬(20),敢戰(zhàn)。故服匈奴(21),及盛,取其羈屬(22),不肯往朝會焉。
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國,與月氏大同俗。控弦者八九萬人,與大宛鄰國。國小,南羈事月氏(23),東羈事匈奴。
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24),行國,與康居大同俗。控弦者十余萬。臨大澤,無崖,蓋乃北海云(25)。
①并(bàng,傍):同“旁”,*近。南山:指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③漢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匈奴軍臣單于死去,其弟弟左谷蠡(lùlì,路利)王伊雅斜自立為單于,太子(軍臣之子)於單(dàn,蛋)投奔漢朝而降,匈奴國內(nèi)混亂。見卷一百十《匈奴列傳》。④胡妻:指張騫的匈奴妻子。堂邑父:即甘父。蓋從其主人堂邑氏為姓。⑤強(qiáng)力:堅強(qiáng)而有力量。⑥具:通“俱”,皆。⑦可:大約。⑧田稻麥:種稻和麥。田,種。 ⑨蒲陶:同“葡萄”。⑩馬汗血:馬出汗如血。即人們所稱之汗血馬。按《漢書音義》:“大宛國有高山,其上有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馬置其下,與交,生駒汗血,因號曰天馬子!保11)眾:人眾,百姓。(12)烏孫:古代種族名,國名。扜罙:古代西域國名。(13)于窴:古代西域國名。(14)海:古代大湖名,即今青海湖。(15)鹽澤:或稱蒲昌海,即今新疆羅布泊。(16)河源:黃河源頭。(17)樓蘭:古代西域國名,后稱鄯善。姑師:古代西域國名,后稱車師。(18)隔漢道:隔離了通向漢朝的路。(19)行國人民不定居的國家,即游牧之國。(20)控弦:拉弓。此指能拉弓打仗的戰(zhàn)士。(21)故:從前。(22)羈屬:被束縛的親屬,實指人質(zhì)。(23)羈事:被迫服事別人。(24)奄蔡:古代西域國名。(25)崖:邊。北海:即今里海。
張騫在月氏住了一年多,回國而來,他沿著南山行進(jìn),想從羌人居住的地方回到長安,卻又被匈奴捉到了。他在匈奴住了一年多,單于死了,匈奴左谷蠡王攻擊太子,自立為單于,國內(nèi)大亂,張騫乘機(jī)與胡人妻子和堂邑父一起逃回漢朝。漢朝封張騫為太中大夫,封堂邑父為奉使君。
張騫為人堅強(qiáng)有力量,心胸寬大,誠實可信,蠻夷之人都喜歡他。堂邑父是匈奴人,善于射箭,每當(dāng)窮困危急之時,就射殺飛禽走獸當(dāng)飯吃。最初,張騫出使時有一百多隨從,離開漢朝十三年,只有他和甘父兩個人回到漢朝。
張騫所到的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傳說這些國家的旁邊還有五、六個大國,他都一一向漢天子陳述了情況,說: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朝正西面,離漢朝大約一萬里。當(dāng)?shù)氐娘L(fēng)俗是定居一處,耕種田地,種稻子和麥子。出產(chǎn)葡萄酒。有很多好馬,馬出汗帶血,它的祖先是天馬的兒子。那里有城郭房屋,歸它管轄的大小城鎮(zhèn)有七十多座,民眾大約有幾十萬。大宛的兵器是弓和矛,人們騎馬射箭。它的北邊是康居,西邊是大月氏,西南是大夏,東北是烏孫,東邊是扜罙、于寘。于寘的西邊,河水都西流,注入西海。于寘東邊的河水都向東流,注入鹽澤。鹽澤的水在地下暗中流淌,它的南邊就是黃河的源頭,黃河水由此流出。那兒盛產(chǎn)玉石,黃河水流入中國。樓蘭和姑師的城鎮(zhèn)都有城郭,*近鹽澤。鹽澤離長安大約五千里。匈奴的右邊正處在鹽澤以東,直到隴西長城,南邊與羌人居住區(qū)相接,阻隔了通往漢朝的道路。
烏孫在大宛東北大約二千里,是個百姓不定居一處的國家,人們隨著放牧的需要而遷移,和匈奴的風(fēng)俗相同。拉弓打仗的兵卒有幾萬人,勇敢善戰(zhàn)。原先服從于匈奴,待到強(qiáng)盛后,就取回被束縛在匈奴的人質(zhì),不肯去朝拜匈奴。
康居在大宛西北大約二千里,是個百姓不定居一處的國家,與月氏的風(fēng)俗大多相同。拉弓打仗的戰(zhàn)士有八九萬人,同大宛是鄰國。國家小,南邊被迫服侍月氏,東邊被迫服侍匈奴。
奄蔡在康居西北大約二千里,是個百姓不定居一處的國家,與康居的風(fēng)俗大多相同。拉弓作戰(zhàn)的戰(zhàn)士有十多萬。它*近一個大的水澤,無邊無岸,大概就是北海吧。
大月氏在大宛西邊大約二三千里,處于媯水之北。它南邊是大夏,西邊是安息,北邊是康居。是個百姓不定居一處的國家,人們隨著放牧的需要而遷移,同匈奴的風(fēng)俗一樣。拉弓打仗的戰(zhàn)士也一二十萬。從前強(qiáng)大時,輕視匈奴,等到冒頓立為單于,打敗月氏;到了匈奴老上單于時,殺死了月氏王,用月氏王的頭骨做飲酒器皿。開始時,月氏居住在敦煌、祁連之間,待到被匈奴打敗,大部分人就遠(yuǎn)遠(yuǎn)離開這里,經(jīng)過大宛,向西去攻打大夏,并把它打敗,令其臣服于月氏,于是建都在媯水之北,作為王庭。而其余一小部分不能離開的月氏人,就保全了南山和羌人居住的地方,稱為小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