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游整體把握
《逍遙游》居《莊子·內(nèi)篇》之首,是闡發(fā)莊子追求絕對精神自由的思想觀點的著名篇章?梢哉f《逍遙游》是《莊子》一書的綱領(lǐng)。就藝術(shù)特色來看,也可稱為莊子的代表作。其文雄放、奇幻,足以顯示莊子的思想和文章所特有的風格!伴_宗不了逍遙字,空讀南華三十篇”(馬敘倫《為〈莊子義證〉成率題絕句》),可見《逍遙游》在《莊子》一書中的重要性。
全文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篇首到“圣人無名”,提出只有做到無己、無功、無名才能“無待”,從而達到逍遙的境界。第二部分從“堯讓天下于許由”至“窅然喪其天下焉”,進一步論證“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第三部分從“惠子謂莊子曰”至篇末,歸納主題,指出“逍遙游”的最高境界。
本篇課文節(jié)選的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即從篇首至“圣人無名”。“逍遙游”的含義,是指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
選文一開篇就盡顯壯闊、神奇,以大鯤巨鵬展開想象,并窮形盡相地進行夸張的描寫。這種異想天開之辭造成先聲奪人之勢,似乎是對鯤鵬大加褒揚,但隨即筆鋒一轉(zhuǎn),指出鯤鵬看似逍遙,實則還未達到逍遙的境界,因為鯤鵬還是“有所待”的。與鯤鵬的“大”相對應,作者又舉出了野馬、塵埃、蜩和學鳩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對立來闡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接下來是對上述觀點的擴展和深化。作者列舉了大年和小年對立的例子,進一步發(fā)揮了物有所待的觀點,所列舉的事物無論短命還是長壽,都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隨后作者借商湯和夏棘的問答,再次言及鯤鵬,以增強自己觀點的說服力。
最后一段,作者步步深入地對“無待”進行了論述。先以批判目光短淺的庸人引出“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宋榮子以及更勝一籌的“御風而行,泠然善也”的列子,但又隨即指出,二人盡管達到了較高的境界,但還是有所待的。作者先述后議,先破后立,在列舉了種種有所待的現(xiàn)象和事物之后,闡述了什么是逍遙之境,怎么樣才能達到逍遙之境。在莊子看來,只有“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才能做到“無待”,才能達到“逍遙游”,而要達到這種境界,就得做到“無己”“無功”“無名”,尤其是要做到“無己”。
在寫作方法和技巧上,本文具有如下幾個突出的特點。
一是富于想象,善于夸張,多用比喻,在想象和夸張中營造雄奇開闊的意境,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寫鯤鵬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寫樹木壽命之長,曰其以五百歲、八千歲為春秋。將想象和夸張大量運用于哲理散文中,氣勢磅礴,意境開闊,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藝術(shù)性,使之更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
二是善于運用“三言”──寓言、重言、卮言!肚f子·寓言》中提出“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天下》篇又提出“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其實這也正是《莊子》一書的寫作方法。如《逍遙游》一開篇就運用了鯤鵬的寓言來說明“有所待”,“以寓言為廣”,將寓言用在說理當中,結(jié)合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使說理更透徹明了,也使文章具有了象征的意味。隨著事理的推進,作者在寓言中加入了卮言的手法,寫蜩與學鳩對大鵬的嘲笑,引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命題。為了說理的需要,作者又“以重言為真”,虛構(gòu)、假托或征引前人之語,通過“湯之問棘”深化其觀點。第3段則運用“以卮言為曼衍”的方法,抽象論說,層層推進。從中可看出作者藝術(shù)技巧之高超。
三是夾敘夾議,借助比喻和歷史故事闡發(fā)哲理,節(jié)節(jié)敘事,節(jié)節(jié)議論,或以具體形象感人,或直接擺出觀點,議論方式靈活多變,增強說服力。
四是善于運用對比手法。文章多次進行“小”與“大”的對比,如蜩、學鳩與鯤鵬的對比,小知與大知、小年與大年的對比等,最后點出一直隱而不發(fā)的“有待”和“無待”的對比,使說理更充分有力。
本文虛實相生、縱橫跌宕、錯落有致、開闔有度、揮灑自如,確如李白所贊:“開浩蕩之奇言”。雖然莊子追求的絕對自由的思想是主觀唯心主義的,是現(xiàn)實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關(guān)于莊子的思想也是眾說紛紜、有待鑒別,但從其藝術(shù)特色上來說,莊子之文汪洋恣肆、浩淼奇警的浪漫主義風格以及一些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方法還是很值得學習和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