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
課文分析:
小說圍繞于勒命運的變化安排情節(jié),跌宕曲折,富于懸念;另外小說通過人物語言、行動、神態(tài)來揭示人物心理,細膩地刻畫人物性格。
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待弟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有力地表現了“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的主題。也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像菲利普夫婦一樣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們生活的辛酸。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理解通過語言、行動、神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畫人物形象的寫法。
(2)整合小說人物形象,品味、感悟社會人生。
2.過程與方法
誦讀欣賞文中的語言、行動和心理描寫,理解人物形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教育學生對金錢關系有正確的認識和評價。
教學重點
教會學生從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以展現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
教學難點
調動學生整合人物形象,提高欣賞水平的能力。
教學過程
(*號內為板書內容)
一、導入: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的名作《雅典的泰門》中,主人公泰門有這么一段獨白:“金子,黃色閃光,寶貴的金子!……只這么一點點,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這是作者借泰門之口發(fā)出的對資本主義金錢社會的憤怒控訴。同學們,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金錢究竟起著什么樣的作用,占有什么樣的地位呢?學完法國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我們會有更清晰、更豐富、更深刻的認識。
二、請一個學生復述課文情節(jié)梗概。
三、提問:故事情節(jié)實際上表現為事物發(fā)展變化的過程,本文寫的是一個什么變化過程?這種變化與什么密切相關?是怎樣的聯系?
四、于勒的情況是怎樣變化的?(貧富變化:占用菲利普夫婦的財產——來信說有了錢——成了窮水手)
五、菲利普方法對于勒的態(tài)度又是如何變化的?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填表)
行動 語言
1、打發(fā)于勒去美洲 (趕) 壞蛋、流氓、無賴
2、盼歸迎接 (盼) 正直、有良心、有辦法
3、暴怒,躲避 (躲) 賊、討飯的、流氓
六、由上面的表可以看出,于勒貧窮到一無所有時,菲利普夫婦把他看成是全家人的恐怖,*怕*他;說他是……*罵*他;打發(fā)他去美洲,*趕*他;當于勒來信說有了錢,他們又朝思暮想,望眼欲穿地*盼*他,說他是……*贊*他;天天去海邊散步,為的是*迎*他;偶然遇到于勒,發(fā)現他已經成了一個衣衫襤褸不名一文的窮光蛋,嚇得張皇失措,*怕*他,說他是……*罵*他,甚至于臨返時改乘另一條船,*躲*他。
七、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tài)度變來變去,但我們可以發(fā)現,有一點是始終沒變的,是什么?要錢!也就是說他們的態(tài)度都是圍繞著錢在變化。他們對于于勒是親近還是疏遠,他們自己的喜怒哀樂,最終是由什么來決定?是錢!使他們喪失人性、六親不認的是什么?還是錢!。
八、請同學們對菲利普夫婦進行概括評價。(自私、虛榮、冷酷、勢利、唯利是圖)作者這樣寫了嗎?你如何得出這樣的結論?請找出依據來。
九、如果說人物的思想性格是本質的、內在的,它往往是通過語言、行為等等外在的、表面的東西來表現出來。這正如根與莖葉的關系。同學們找到了莖葉,便可以把性格這個根給拔出來了。作家在表現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時候,通常不是自己對人物下定論,而是讓人物自己自由地去表演、展示。莫泊桑正是這方面的高手。在閱讀小說時,應該掌握這個由表及里分析人物思想性格的方法。
十、請同學們討論:小說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物,那么本文中,作者著重刻畫的人物形象是誰?誰是本文的主人公?題目為什么作《我的叔叔于勒》?
判斷人物是否主人公,關鍵看他在作品中所處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看這個形象的塑造,是否體現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作品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于勒是線索性人物,他的作用是組織材料,結構故事,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并非靠他來揭示主題!拔摇钡淖饔檬浅洚斪髡叩拇匀,是故事的敘述者,又是對立面,突出菲利普夫婦態(tài)度的變化。
十一、學生討論:從以上分析看,菲利普夫婦顯然在文中起了關鍵的作用,是當然的主人公。那么作者通過塑造這樣兩個人物形象表達了怎樣的意圖?小說的主題是什么呢?
十二、應受譴責的只是菲利普夫婦嗎?他們有代表性嗎?夠典型嗎?
提示:請同學們思考:二姐夫下決心求婚的原因是什么?
親情、愛情,是世間最神圣最純潔的感情啊!連它們都被金錢玷污了,足可想見其他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了(指導學生讀馬克思的話)。
以小見大,以少勝多,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個基本規(guī)律。
十三、學生討論:作者敘述故事拐彎抹角,情節(jié)曲折,好處何在?
開辟人物充分活動的空間;有張有弛,大起大落,吸引讀者,突出主題。
十四、小結本文。向學生推薦作者其他作品,主題相近其他作家的作品,如巴爾扎克〈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雅典的泰門〉等。
板書設計(主板書):
我的叔叔于勒
(法)莫泊桑
怕/ ̄ \躲
罵↓ 。
↓ □ ↑罵
趕↓ ↑怕
盼\ 。
—→
迎 贊
(中心圖案是一枚圓形方孔錢)
關于本文主題的討論:
金錢至上,唯利是圖的現象,事實上在各種社會形態(tài)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資本主義社會是這樣,社會主義社會也存在著這種現象。
如何看待這樣的問題,如何避免人際關系被金錢玷污、毒化和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