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閱讀訓練 > 現(xiàn)代文閱讀 > 高三語文閱讀試題

宋偉濤《王運熙:平淡中自有丘壑》高三傳記閱讀題及答案

[移動版] 作者:飄零書生604
宋偉濤《王運熙:平淡中自有丘壑》高三傳記閱讀題及答案

 2月8日 凌晨,著名文史專家、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王運熙平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他所摯愛的研究,離開了他所牽掛的學生。

王運熙1926年出生在江蘇省金山縣,從小就愛好古典文學。后來,王運熙進入復旦大學中文系學習。畢業(yè)后成為陳子展的助手。陳子展治學兼通新舊文學,目光寬廣,思路開闊。他在和王運熙談話時,滔滔不絕,上起先秦漢魏,下逮現(xiàn)代的一些學者和作家。正是在這樣一種名師云集、學術氛圍濃厚的情形下,王運熙走上了他的治學之路。

從1978年到1996年退休,王運熙主持的語言文學所集中了多位學科帶頭人,下設6個研究室,取得了很多學術成果,成為學術研究的重鎮(zhèn)。語文所成立以后,一個重要的成就就是完成了三卷本的《中國文學批評史》的編寫。

1983年到1996年,王運熙又在原有基礎上與顧易生共同主編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七卷本),歷時十余年,對中國文學批評發(fā)展史的研究更具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把文學批評史的研究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王運熙一生專注于學問,甘于淡泊,白首未改此心。他曾經(jīng)說:“上海的大閘蟹很好吃,但不吃也無所謂;但不讓我看書寫書,那就一天也受不了。”雖是玩笑,卻道出了他雖在陋巷卻不改其樂的心境。

王運熙贈給學生吳承學一本《文心雕龍?zhí)剿鳌,他在書的扉頁題寫“治學自警語”:“全面觀照,準確把握。正本清源,探明原貌!彼闹螌W亦如此,不求新、不求奇、不媚俗、不趨時,從文獻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做最平實的學問。在研究《文心雕龍》時,王運熙的結論與北方一些學者,如,中華書局的周振甫,山東大學的陸侃如、牟世金,西北師范大學的郭晉稀等幾位先生的觀點并不相同,在當時引起了爭論。王運熙認為《文心雕龍》是一部指導寫作的書,并不是一部系統(tǒng)的文學理論著作和關學著作。他以原著文本為研究的出發(fā)點,努力把握劉勰整個文學思想體系,避免先入為主,用現(xiàn)代文學理論去套。因此得出的結論得到了許多研究者的認同,逐漸被大家接受并信服。

“王運熙先生做學問有獨到的見解卻不故作高深,從不說過頭話,都是結合實際來講,這種做法讓人十分敬佩。“國家圖書館原館長、文心雕龍學會會長詹福瑞告訴記者。

王運熙常為學生講起近代以來的學術流派,信古、疑古、釋古三派中,他將自己定位為釋古——既不盲目信古,也不一味疑古,而是在廣泛占有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準確地分析、鑒定,恰切地評述、印證,最后得出平實、適中的結論。

“創(chuàng)新”在王運熙那里具有不同的含義——求實即是創(chuàng)新。他認為古典文學研究面對的是浩繁的歷史材料,人們在面對這些材料時難免眾說紛紜,其中便會夾雜很多誤解,而研究如果能夠收集、整理、分析材料,還原歷史本來面目,消除誤解,這就是學術創(chuàng)新。

復旦大學教授、王運熙的弟子楊明告訴記者,王運熙一生孜孜不倦,只為求真求實。劉勰的《文心雕龍》中“風骨”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如何理解眾說紛紜。在上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前期,曾有過熱烈的討論,流行的學說認為“風骨”代表“文章的內容”、“純潔的思想”、“合乎道德規(guī)范的情感和意志”等。王運熙對材料進行窮盡性的搜集,然后條分縷析,最后得出結論:劉勰所謂風骨,是指作品的藝術風貌、表現(xiàn)效果而言,不是就思想內容的高下邪正而言。

與此相承,王運熙也澄清了當時對建安風骨的誤解。很多學者認為,建安風骨主要是指那些表現(xiàn)社會動亂、人民苦難的詩歌的思想內容。王運熙則認為,南朝人所說的建安風骨只是指建安詩文爽朗剛健的風貌。

王運熙服膺《札記·中庸》中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和《史記,五帝本紀贊》的“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將其作為治學的座右銘。王運熙的治學正是對這兩句話的最好注解。

“不作驚人之語,無劍拔弩張之勢。但他很了不起,了不起就在于忠于學術,堅守學者的良心。”楊明對王運熙的治學品行推崇有加。

直到去世,王運熙一直居住在上;疖囌靖浇囊惶48平方米的舊房子中,從1978年至今,已有四十余年,每天都能聽到火車進出的轟鳴聲。正是在這間斗室,走出了我國文學學科第一位長江學者吳承學,也培養(yǎng)出了中國文學批評史的一批中堅力量,其中很多已然成名成家。

王運熙是在凌晨離世的,一如往常一般平靜!吧缦幕ㄖk爛,死若秋葉之靜美”,恰可比擬。

(節(jié)選自 2014年2月22日 《中國教育報》)

(1)下列對文本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王運熙從復旦大學畢業(yè)后,成為陳子展的助手。陳子展博古通今,思路開闊,引領王運熙走上了治學之路,為他從事文學研究打下了基礎。

B.文中提到周振甫、陸侃如、牟世金等先生,既為了說明王運熙的治學方法與治學態(tài)度 與眾不同,同時也顯示了他在文學研究方面的地位。

C.“從1978年到1996年”“1983年到1996年”“從1978年至今”等具體時間,使文中所述情況顯得十分真實,突出了王運熙進行學術研究的持久。

D.王運熙說:“上海的大閘蟹很好吃,但不吃也無所謂!北砻魉矏鄣氖亲x書。他認為如果生活過于優(yōu)越,就會影響學術研究,所以他樂居陋巷。

E.“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是王運熙先生的寫照。夏花絢爛比喻他活著的時候貢獻卓越,若秋葉靜美是說他去世時平靜安然。

(2)文中多處引用了王運熙自己的話以及他人對王運熙的評價,這樣寫有哪些作用?(6分)

(3)王運熙是怎樣理解“學術創(chuàng)新”的?文中談到了他的哪些學術創(chuàng)新?請簡要概括。(6分)

(4)本文的題目是“王運熙:平淡中自有丘壑”,你怎么理解“平淡”與“有丘壑”?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8分)

參考答案:

(1)選A給3分,選E給2分,選C給1分。(B項“王運熙治學方法與治學態(tài)度與眾不同”不準確,與另外幾位學者做對比,是為了體現(xiàn)王運熙學術觀點見解獨到,自成一家。C項“突出了王運熙進行研究的持久”的說法不準確。前兩個,可以說突出了王運熙進行研究的持久,后一個則是說他居于48平方米的舊房子時間很久。D項這句話表明王運熙專心學問,甘于淡泊,他認為學術研究比物質享受更重要,但他并不認為“生活過于優(yōu)越,就會影響學術研究”。)

(2)①用王運熙自己的話能從正面直接體現(xiàn)王運熙的學術觀點和人生追求;②引用詹福瑞、楊明等人的話,借其他專家教授之口側面體現(xiàn)王運熙高貴的人格和治學精神,;③使文章內容更具真實性,使評價更具權威性。 (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共6分)

(3)對學術創(chuàng)新的理解:求實即是創(chuàng)新,收集、整理、分析材料,還原歷史本來面目,消除誤解,這就是學術創(chuàng)新。(2分)主要學術創(chuàng)新:①對《文心雕龍》一書的性質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王運熙認為《文心雕龍》是一部指導寫作的書,并不是一部系統(tǒng)的文學理論著作和美學著作。②對劉勰所謂的“風骨”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王運熙認為劉勰所謂風骨,是指作品的藝術風貌、表現(xiàn)效果而言,不是就思想內容的高下邪正而言。③對“建安風骨”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王運熙認為南朝人所說的建安風骨只是指建安詩文爽朗剛健的風貌。(學術創(chuàng)新理解2分;后面三個例子及解說各2分,答出兩個即可得滿分。)

(4)“平淡”指王運熙先生的為人和治學態(tài)度。①王運熙先生的為人,甘于淡泊,安貧樂道。②先生的治學態(tài)度,不求新、不求奇、不媚俗、不趨時,從文獻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做最平實的學問。(或:做學問有獨到的見解卻不故作高深,從不說過頭話,都是結合實際來講)(或:不作驚人之語,無劍拔弩張之勢)。(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有丘壑”指王運熙先生各方面的成就巨大。①學術貢獻。主持語言文學所,先后編輯出版《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文學批評通史》,把文學批評史的研究推向了一個新高度。②學術創(chuàng)新。忠于學術,對治學有自己的理解;對一些學術問題有獨到的見解,并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③培養(yǎng)學生。培養(yǎng)出了我國文學學科第一位長江學者吳承學,也培養(yǎng)出了中國文學批評史的一批中堅力量,其中很多已然成名成家。(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4分。意思對即可)(共8分)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