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閱讀訓練 > 現(xiàn)代文閱讀 > 高一語文閱讀試題

曉舟《因為門德爾松①》高一散文閱讀題及答案

[移動版] 作者:飄零書生604
曉舟《因為門德爾松》高一散文閱讀題及答案

①一個30歲還要來寫詩的人,必定有其迫不得已的原因。這原因一直到現(xiàn)在我還不很清楚,但我知道與生活有關系,與生命有關系。

②那天在地鐵站時,我聽到了門德爾松的E小調(diào),便下意識地摸了摸左手的四個手尖……什么也沒有,光滑的,那些繭子都消失了,沒有痕跡。誰也看不出我曾拉過琴,一天八個小時,從漫長的運弓開始,空弦,全弓,一下一下,那琴像只永遠殺不死的雞,它叫啊叫地從G弦叫到E弦,然后再“叫”回去。一天天,我知道了音樂離我有多么遠……門德爾松還在響,我無法躲避他流暢的清純,像我無法躲避失敗……我接著學會音階、換把、頓弓、跳弓,知道泛音的位置,怎么揉弦。從開塞拉到頓特,幾年的光陰都被那些蝌蚪一樣的音符給吞吃了。我被音樂家這個巨大的幻覺支撐著。

③后來,我?guī)е偃チ吮贝蠡摹D敲磸V袤的田野更需要一雙結實的手。我不能對貧下中農(nóng)說關于手和帕格尼尼的話題。夏天鏟地,秋天割麥,冬天把凍實的糞刨開,我的手再按到指板上時聽到琴弦沉重結實的聲音,它們少了些靈活,不聽命于自己。慢慢的,再看到那把琴時覺得它像一個具體的夢。

④門德爾松的E小調(diào)也像夢……藝術在某個時期是奢侈的。當我在打麥場上重復著揚場的動作而記起《引子與回旋》的旋律時,我輕聲哼著,在節(jié)奏中舉起木锨,看著飽滿的籽粒散開落下,再揚起再落下,一時體會到想象的生活離我們是多么遙遠。

⑤門德爾松還在行進著,不必擔心有樣板戲的樂段插進來……一個傍晚我被叫出宿舍,冷面人對我說:夾上你的琴,去團部報到,排練樣板戲,這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革命任務,明天就去;氐剿奚嵯劝涯乔偃∠聛恚聊艘槐,琴弦松著,上緊的時候,我聽到琴箱中嗡地一聲,像是醒來的哈欠。弦對準了,放下琴,我看了看自己的手,依舊有繭子,只是那玩意兒已從指尖換到了手心。

⑥《智取威虎山》中,打虎上山一場有很長的前奏,十六分音符快而密集。這威猛的樂段當然不是一把小提琴就可勝任的,因陋就簡,所有的樂器都入了進來,演奏時我仿佛聽到零亂潰散的隊伍從空中逃過。除了竭力的無奈外,沒有音樂。說這不行,可能所有的樂器都要從音階練起。沒有人理會,一支要在11天時間中排出一部大戲的隊伍完全有理由不聽什么練習曲這套話。戲排出來了,這是一種情感的奇跡。

⑦門德爾松變幻著,愈加明麗,搖曳……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門德爾松的。那天演出后休息,我在一棵柳樹下先拉著練習曲,感覺手指已恢復如前。我試著拉起門德爾松,那樣地投入,像個又看到希望的人。來視察的宣傳部長聽到了,他問:“你這個手提琴(他一直把小提琴叫手提琴)拉的是什么調(diào)調(diào)?”我回答了。他問:“門德爾松是什么人?”我回答了。他說:“怨不得呢!聽著像資產(chǎn)階級酒吧間里的臭調(diào)調(diào)。閑了為什么不拉《打虎上山》?為什么不拉《痛說革命家史》《江河水》?閑了學學二胡,那玩藝離人民近!

⑧他提到了二胡和人民,那樣正義。我無話。收起琴時,我看著那琴僵直地躺下,像被收殮的尸體。

⑨從那一天起,我開始記日記了,每天在上鋪的角落,將存積在心里的東西寫出來,不管多晚,哪怕只有一行,我要寫。我開始迷戀那張可以安放心情的白紙,那些文字甚至比音符更能安慰我,它們無聲,只有我一個人能聽到。在快寫完一本時,日記被一個上海知青偷看了,他在日記本中夾了一張字條:“看完你的日記非常感動,你說了好多我想說的話,希望你把日記堅持寫下去,只是不要寫得太露。此致,革命的敬禮!知名不具!

⑩想起來他該是讀我文字的第一人,也是第一個鼓勵我的人。我知道他說的太露是什么意思。這之后我有時用詩的形式來記日記,我只記一種心情,那時我曾寫出過“風,凜冽的白發(fā)”這種現(xiàn)在看來極為做作的句子。

?我以一種完全的自覺開始了寫作。這不同于拉小提琴,寫作沒有樂譜可以參照,我也從來沒有夢想著有一天能夠把寫作和生活連在一起。更多的是交談,與一張白紙對話,每次把一些文字從心里交出來時,那種自話自說的語流很能打動一個想說什么而又無法說出的人。就這樣一直寫到離開了北大荒。

?現(xiàn)在看那只是一個開始。這一開始確實與放棄小提琴有關,但我至今也不能承認就是那個事件決定了我現(xiàn)在的道路。

?1977年我回到了北京,25歲。有各種各樣的可能在等著我。實際上我也做了很多的嘗試,我3年的時間我一直為過那種安穩(wěn)平常的生活而努力著。3年過去后,我回到了寫作,全身心地進入,那種迷戀的程度使熟悉我的人都疑惑。我曾在一篇談創(chuàng)作的文章中說到:一個30歲還要來寫詩的人,必定有其迫不得已的原因。這原因一直到現(xiàn)在我還不很清楚,但我知道與生活有關系,與生命有關系。我愿意接受一種說法:寫作的人命定了要去寫作,不論經(jīng)歷什么樣的生活他都會這樣。

?十幾年過去了,詩歌進入了生命,選擇了她,我至今唯有感恩。

?在走出地鐵的時候,門德爾松消失了。想到藝術,突然覺出她從來就沒有停頓過,也不會被什么事件所中斷,就像此時,左手的指尖沒有了繭子,右手握筆的地方卻長出了肉墊。

【注】:①門德爾松(1809年-1847年),德國猶太裔作曲家,是德國浪漫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17歲時完成了為人所熟知的《〈仲夏夜之夢〉序曲》。1847年11月在萊比錫去世。 ②樣板戲,指建國以后主要反映中國共產(chǎn)黨政治立場的戲劇和作品,其政治意義遠遠超過文藝價值,在文化大革命達到頂峰,是當時整個國家唯一允許出現(xiàn)的文藝作品。《智取威虎山》即是代表作之一。

5.如何理解第⑦段中“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門德爾松的”這句話在文中的含意?(2分)

6.作者的藝術人生“因為門德爾松”而經(jīng)歷了什么樣的變化?請根據(jù)文章概括。(4分)

7.從全文看,本文在結構安排上有何特點?(4分)

8.請簡要分析文章第②段在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及其作用。(6分)

9.請根據(jù)文章,分析作者對藝術形式與時代之間的關系的認識并談談對“想到藝術,突然覺出她從來就沒有停頓過,也不會被什么事件所中斷”這句話的理解。(7分)

參考答案:

5.在文革那樣特殊的歷史時期,像門德爾松這樣的浪漫主義的音樂是不被接受、不被允許的。【解析】試題分析:回答此題,要聯(lián)系第二段中“門德爾松還在行進著,不必擔心有樣板戲③的樂段插進來……一個傍晚我被叫出宿舍,冷面人對我說:夾上你的琴,去團部報到,排練樣板戲,這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革命任務,明天就去。”一句話,結合文后對樣板戲的解釋,便可組織答案?键c: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層級為理解B。

6.①早年為了音樂家的夢想而刻苦練琴;②到北大荒參加勞動停止了對音樂的練習;③參演樣板戲,最后放棄了音樂夢;④選擇詩歌作為生活、生命的歸宿。(每點1分)【解析】試題分析:解答此題,要通讀全文,按照文章敘寫的順序,逐一概括要點,從文章的第2、3、5、13段中找出答案即可?键c: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7. 答:①以在地鐵站聽門德爾松E小調(diào)的感受為線索,引出對過去的回憶,現(xiàn)實與過去相互交織;②首尾呼應;③對比。(每點2分,答對兩點即可得全分)【解析】試題分析:首先要分析本文的記敘線索是什么;其次要注意首尾的照應,比如開頭敘寫“一個30歲還要來寫詩的人,必定有其迫不得已的原因”與結尾“十幾年過去了,詩歌進入了生命”是照應的;還有自己藝術人生的形式、生活時代的對比等?键c: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8. 語言特點:①使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練琴的艱辛、枯燥;②長短句結合,多用短句,節(jié)奏急促,表現(xiàn)了內(nèi)容的繁多、過程的漫長。(每點3分)【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那琴像只永遠殺不死的雞,它叫啊叫地從G弦叫到E弦,然后再“叫”回去。”一句可以判斷是運用了擬人手法;根據(jù)“幾年的光陰都被那些蝌蚪一樣的音符給吞吃了。”可以判斷是運用了比喻修辭;二者的作用一致,都是表現(xiàn)練琴的艱辛、枯燥;再通讀全段,不難看出長短句結合使用,使得語句節(jié)奏急促。考點: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9.作者的認識:①每個時代都應有與之相適應的藝術形式;②藝術家在選擇藝術形式時應從時代出發(fā),應有對現(xiàn)實的觀照。(4分)理解:藝術與生活、生命緊密相連,生命存在,藝術就存在,因此藝術不會停止,(2分)外部的因素只能改變藝術家對藝術形式的選擇。(1分)【解析】試題分析:第一問考查作者的認識,其實就是回答從文章能夠反映出什么樣的主旨,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不難得出答案:每個時代總會有藝術形式與之相適應等答案;第二問,對“想到藝術,突然覺出她從來就沒有停頓過,也不會被什么事件所中斷”這句話的理解,要注意聯(lián)系本文中敘寫的時代特征藝術生活,同時,根據(jù)作者的藝術生命,可以得出外部因素會改變藝術家對藝術形式的選擇等觀點?键c:探討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意圖。能力層級為探究F。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