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閱讀訓練 > 現(xiàn)代文閱讀 > 高考語文閱讀試題

散步_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訓練及答案

[移動版] 作者:佚名

散步_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訓練及答案

①我喜歡散步。

②據(jù)說,一些名人如甘地、盧梭、托爾斯泰也都是喜歡散步的。但是他們與我無關(guān)。我喜歡散步,決不是出于對他們的摹仿。散步完全是個人的事情。

③推想起來,對空間的渴望,恐怕是最原初的動機。無論是會議大廳那貌似天空的拱圓形屋頂,還是工作室的欲墜非墜的天花板,都在時間中構(gòu)成了一種潛隱的威脅,何況衛(wèi)士般永遠肅立的墻壁呢。

④走出戶外以后,世界也不是沒有規(guī)范的。但是,在樓群,燈柱,梯級,斑馬線,眾多的纏繞中間,畢竟存在著無限、多可選擇的道路。回避即選擇。身外許許多多事物,本可以不同自己發(fā)生任何的關(guān)聯(lián)。譬如,偶一抬頭便赫然看見太陽,設(shè)想低首而行,世上的光華燦爛又于我何干呢?所以,哲學家使用了“在場”一詞。我即是我,既可以在場,也可以不在場,我行故我在。

⑤散步時,我不帶同伴,只帶影子。集體行動是反散步的。說到舞蹈,我就不喜歡雙人舞和多人輪舞。無條件地接受他人的約束,響應一種近于嚴密的節(jié)律,這種形式的藝術(shù),純粹是古代貴族王公及其豢養(yǎng)的優(yōu)伶的遺傳。我喜歡獨舞。至于散步,則自如多了,簡直沒有節(jié)奏;蚣不蛐欤秸{(diào)全沒有法則。倘使路旁多出一位襤褸的瞽者,或是一株待活的薔薇,都可以隨時停下來。

⑥行行重行行。沒有行囊,沒有遠方的呼喚和近身的催促,無須嘗旅人的苦辛。只要想散步,披一件夏威夷襯衫就足夠了。風起時,再加一件大衣,隨手把衣領(lǐng)豎起來也不失為一種風度。其實,于散步的人來說,根本不管什么風度不風度。這時,需要的只是鞋子,或穿或趿,盡憑一時的興會。赤足也未嘗不好,就怕少了草地罷了?傊,鞋與不鞋,全為了取悅自己。

⑦按照傳統(tǒng)的關(guān)于陰陽的說法,散步主陰;以它的柔靜,實在不宜稱做運動的。王維詩:“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焙芸梢詾樯⒉綄懸。書本上有所謂自由,大約指的就是這樣一種隨意性罷?散步是沒有目的的。沒有目的,自然沒有探尋。無須尋找的道路叫什么道路呢?其實,散步只是走,并非走路。散步不是為了通往哪一道門。門是另一種存在。

⑧自由無所思。即便有所思,也當自行消失于一片散漫優(yōu)游之中了。羅丹的思想者,以拳頭支持沉重的顱腦,因為緊張,致使全身的肌肉繃到發(fā)直。狀態(tài)有如此不同。柏格森說:“像思想家那樣行動,像行動家那樣思想!彼枷胧切枰獱顟B(tài)的。狀態(tài)決定一切。一天,我照例作著散步,突然發(fā)現(xiàn)雙手空空蕩蕩,仿佛從來沒有過的空空蕩蕩,這才覺得:我應當握著一點什么!

⑨然而接著想,果真有那么一種用具握在手中,還能叫做散步嗎?

17.下列對原文理解不準確的兩項是(         )(4分)

A.文中的“同伴”指別人的干擾,“行囊”指物質(zhì)的累贅,“門”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指人生道路上的阻礙。  

B.文中使用了對比的手法,如將室內(nèi)的約束和室外的自由對比,將個人的散步和群舞對 比,表現(xiàn)了作者的好惡取舍,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C.本文以喜歡散步開篇,以否定帶著負擔的散步作結(jié),文章多角度地表達了作者對散步的理解,章法嚴謹,渾然一體。  

D.在作者看來,所謂的散步既是一種消遣,也是應在行為和思想上追求的一種理想的生存狀態(tài)。

E.本文以小見大,借“散步”這一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作者物我兩忘,超脫塵世的思想境界。  

[答案與提示]

18.縱觀全文,概括寫出作者喜歡散步的兩個理由。(4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與提示]

 

查看更多散步 高考散文閱讀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