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本文內容為《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原收錄《古代官職一覽表》已經調整,請點此查看
1959年,在郭沫若同志提出"為曹操翻案"之后,學術界就怎樣評價歷史上的曹操和《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問題展開了熱烈的爭鳴,以后在這個問題上的爭論也一直不斷。爭論各方都承認,歷史上的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對于我們民族的發(fā)展有一定貢獻。但是,對于《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卻出現了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
1.根本否定《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持這種觀點的同志在具體意見上又分為兩種:
一種意見認為,自宋以來,在所謂"正統(tǒng)"觀念確立以后,曹操這位杰出的歷史人物就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國演義》風行以后,更差不多連三歲的小孩子都把曹操當成壞人,當成一個粉臉的奸臣,實在是歷史上的一大歪曲。
《三國演義》是一本好書,我們并不否認;但它所反映的封建意識,我們更沒有辦法來否認。藝術真實性和歷史真實性是不能判然分開的。我們所要求的藝術真實性是要在歷史真實性的基礎上面加以發(fā)揚。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他是根據封建意識來評價三國人物,在他并不是存心歪曲,而是根據他所見到的歷史真實性來加以形象化的。但在今天,我們的意識不同了,真是'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了!羅貫中所見到的歷史真實性就有了問題,因而《三國演義》的藝術真實性也就失掉了基礎,這是無可如何的。盡管還有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人們還會相信《三國演義》的真實性,但那是會逐漸淡薄的。曹操冤枉地做了一千多年的反面教員,我們在今天是要替他恢復名譽。...'但我們也并不主張把《三國演義》燒掉,把戲停演或一一加以修改。我們卻希望有人能在用新觀點所見到的歷史真實性的基礎之上來進行新的塑造。新舊可以并存,聽從人民選擇。"
另一種意見認為,"在否定曹操的過程中,《三國演義》的作者可以說盡了文學的能事!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直是曹操的謗書!三國志演義》的作者不是沒有看過陳壽的《三國志》和裴松之的《三國志注》,他看了,而且看得很仔細。他知道曹操并不如他所說的那樣壞,那樣愚蠢無能,但是為了宣傳封建正統(tǒng)主義的歷史觀,他就肆意地歪曲歷史,貶斥曹操。""《三國演義》把三國的歷史寫成了滑稽劇,而且還讓后來的人把他寫的滑稽劇當做歷史。"因此,只有打倒《三國演義》,才能使人們從傳統(tǒng)觀念下解放出來,重新認識曹操這個歷史人物。
2.肯定《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成功的藝術形象。持這種觀點的同志,針對前一種觀點,主要提出了下列四個方面的不同意的理由:
(1)曹操形象基本符合歷史的真實。歷史上的曹操,確實是一個有作為的人物;然而,他畢竟是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存在著地主階級的殘酷、狡詐、極端利己主義等惡德。
《三國演義》對曹操這兩個方面都作了真實的再現,并沒有簡單地丑化,也沒有把他寫得"那樣愚蠢無能"。
一方面,曹操的雄才大略、識見不凡,他的器重人才、深得將心,他的老謀深算、精明強悍,他的敗而不餒、頑強樂觀,在《三國演義》中都表現得非常突出和深刻。這是符合歷史真實的。
另一方面,《三國演義》又著力鞭撻了曹操的殘酷、狡詐、偽善和極端利己主義,這些基本上是根據史料的,也符合歷史的真實。例如,"詐作中風"(第一回);"借王重頭"(十七回);"詐騙許攸"(三十回);"夢中殺人"(七十二回);攻打徐州時,"令但得城池,將城中百姓,盡行屠戮"(十回);征袁譚時,一方面令軍士捕捉逃避苦役的百姓,另一方面又叫那些"投首"的百姓"快往山中藏避,休被我軍士擒獲"(三十三回);殺呂伯奢全家后,公然宣稱"寧教我負天下,休教天下人負我"(四回);等等。這些為人熟知的情節(jié),都是以陳壽《三國志》、裴松之《三國志注》,范曄《后漢書》等史籍為依據的。
從魏晉到北宋的七八百年中,許多"帝魏寇蜀"論者也或多或少地指出過曹操的這些惡德。例如,陳壽在《三國志》中一方面稱頌曹操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另一方面又多次記載了曹操的殘酷行為。西晉的陸機很佩服曹操的才能和功業(yè),但在其《辨亡論》中也說:"曹氏雖功濟諸夏,虐亦深矣!其民怨矣!"北宋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以曹魏為正統(tǒng),但也指出曹操"暴戾強化"。因此,那種指責《三國演義》"肆意地歪曲歷史,貶斥曹操"的說法是不符合事實的。
(2)曹操成為反面人物形象是階級斗爭的產物。由于歷史書上記載著曹操的那些殘酷、狡詐、極端利己主義等性格特點,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來說正具有代表性,于是人民群眾和民間藝人就抓住這些特點,編成故事講唱,逐漸形成了曹操這一反面人物形象。其目的,是為了揭露并使人民認識現實生活中壓在他們頭上的那些封建統(tǒng)治者的丑惡面目,喚起人民同他們斗爭。同時,這一形象在北宋以后至元末明初《三國演義》定型的三百多年間不斷豐富和成熟的演變過程中,還受到過民族斗爭的影響。那時,漢族人民習慣于把北方的異族入侵者和統(tǒng)治者比作曹操。所以,《三國演義》中曹操這一反面藝術形象的產生,具有無可辯駁的歷史合理性。
(3)曹操形象達到了藝術真實與歷史真實的一致。文學不等于歷史,它需要再現真實的生活和真實的性格生命,而且允許藝術上的夸張;它不能像歷史家所要求的那樣,只能按歷史事實來描寫人物。而且文學藝術中的歷史真實,又并非只是指個別的歷史事實,而是特定歷史時代的歷史生活、歷史精神的本質真實;特別是對傳統(tǒng)文藝作品來說,它甚至更為廣泛地包含著作者本人生活時代的歷史內容。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多側面地再現了歷史人物曹操的復雜性格,而又寓以作者的想像、夸張和褒貶,可以說取得了藝術真實和歷史真實的一致。盡管其中某些內容同歷史人物曹操有出入,但其性格卻和千百個同類型的封建統(tǒng)治者的品質一致,因而具有更大的歷史真實性。在中國文學史上,很難找到第二個被表現得像《三國演義》中的曹操這樣深刻、這樣充分、這樣成功的反面典型。
(4)作為一個成功的藝術典型,《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不會喪失它的社會作用和社會意義,因為它并不附庸于歷史人物的曹操而存在。無論怎樣根據史實來給歷史上的曹操"翻案",卻終究不可能替《三國演義》中的曹操這個為歷代人民所創(chuàng)造、所熟悉、所"喜愛"的不朽的藝術典型"翻案"。
另一方面,把古代文學作品中的藝術形象的性格和歷史人物的歷史作用簡單地混淆起來進行"翻案",就會導致對古典文學遺產采取虛無主義的態(tài)度。今天,我們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評價歷史上的曹操,給予應有的肯定;同時,也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評價《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承認其合理性和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