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戲》課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最后一段雖很簡短,但實在是文章的畫龍點睛之筆,蘊含著深刻的含義。那一晚的戲,看得人昏昏欲睡,氣得小伙伴們破口大罵;那一晚的豆,也只是滴著露水,帶著泥土氣息的普通羅漢豆。那么,文中為什么說“真的,一直到現(xiàn)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究竟好在哪里呢?原來“看社戲”和“偷豆吃”是“我”在平橋村這塊樂土感受最強烈,印象最深刻的兩件樂事,它們給“我”的少年時代帶來最美好、最愉悅的心靈感受,使我永遠不能忘記那里人們樸實、真誠、善良和聰明能干,也不能忘記美麗動人的江南水域風光,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親密,這一切都是“我”在“那夜”以后的城鎮(zhèn)生活,人生旅途中再也不曾感受到的。因而,這一段意味深長的話,既表達了“我”對樂土生活的贊嘆,又抒發(fā)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金色的魚鉤教學建議
1.本文描寫的是紅軍長征途中發(fā)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教學本課,可提前讓學生查閱歷史資料,了解故事背景,為理解老班長的高尚品質奠定基礎。
也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學習過的毛澤東寫的《長征》詩,根據自己的了解講一講長征的時間、經過的省份和一些重要的戰(zhàn)斗等,使學生對長征有進一步的認識。
2.這篇文章篇幅較長,故事性強,應有意識地進行快速閱讀的訓練。
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入眼看得快,入腦想得快,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課文的題目是“金色的魚鉤”,這個魚鉤真的是金色的嗎?作者為什么說“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3.在初步理解課文內容之后,再讓學生把感受較深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讀幾遍,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寫在旁邊。
之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讀給大家聽,并說說自己為什么受到感動。教師應適時給予朗讀上的指導,可通過范讀撥動孩子的心弦,開啟學生的心智,使師生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4.這篇課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進行細致入微的描寫,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在讀寫之間架起橋梁,引導學生從讀學寫。
如,課文中幾次描寫了老班長的神態(tài),從課文中畫出有關語句讀一讀,思考這幾次描寫老班長的神態(tài)有什么不同,你能從中感悟到什么?從而使學生領會神態(tài)描寫對反映人物精神品質的作用。
5.教學最后,教師可以虛擬一個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的場景,請學生以講解員的身份,向前來參觀的人講解“金色的魚鉤”的故事。
講解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敘述的條理要清楚,可采用倒敘方法進行敘述。如,“朋友,這是一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也是一個不平凡的魚鉤,就是這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魚鉤,曾挽救了三位年輕的紅軍戰(zhàn)士的生命;就是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包含著一個十分動人的故事……”
(2)注意把課文感人的場面表達出來,渲染出故事的情境,從而使聽眾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6.學完本課,學生一定會被老紅軍崇高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動。
教師可以順勢再介紹一些紅軍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請學生課下繼續(xù)搜集長征故事,組織一次長征故事會,使學生對這段歷史銘記在心。金色的魚鉤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