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課文內(nèi)容詳解
這篇課文寫的是發(fā)生在意大利的一個故事:小約翰每天到“我”工作的店里,只花兩塊錢買一根香腸和一聽可樂。雖然很想,卻從不多花錢買兩根香腸。后來“我”發(fā)現(xiàn)他每天給人送報紙掙錢,還知道他家并不是經(jīng)濟情況不好,他的父母也不是不愛他。我明白了約翰父母這樣做是為了培養(yǎng)他的生活能力,認識到這樣更有利于他成長。
全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寫一個名叫約翰的意大利小男孩兒,每天都到“我”干活的面包店里買一根香腸和一聽可樂,“我”以為父母不喜歡他,或是他家的經(jīng)濟情況不好。
從“自言自語地說:‘不夠買兩根的!薄皫缀趺刻熘貜(fù)著”說明小約翰很想要兩根香腸,但他從不多拿出錢來買,“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許裝兩塊錢”這句話給人留下了懸念,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當“我”表示多給他一根香腸時,他拒絕了,并說:“不要。兩塊錢買一根,還可以喝一聽可樂!闭f明他很會安排使用這兩塊錢?此@個樣子,讀者也會像“我”一樣做出推斷:也許他的父母不太喜歡他,不像多數(shù)父母那樣任由孩子花錢,盡量滿足他們的需求;也許他家的經(jīng)濟情況不允許他多花錢。
那么讀到這里,讀者和“我”一樣都不能得到答案。
第二部分(第7—13自然段)寫“我”看到在一個大雪天,約翰的媽媽開著汽車陪他給每家每戶送報紙,并知道他每月至少可以拿到八十元的報酬,但他仍然花兩塊錢買一根香腸和一聽可樂。
“大雪紛紛揚揚,接連下了三天”,馬路上“鋪著厚厚白雪”,說明雪下得很大,但約翰仍然在媽媽的陪伴下送報,從“他走到每家每戶……投送一份份……投完這個……又往另一個居民點……”看出約翰投送報紙是那么盡職,而且風雪無阻。
“雪太大了,媽媽不放心,一定要陪我送報……”一方面說明媽媽不因接連幾天的大雪,讓孩子中斷工作;另一方面“陪他”正說明媽媽對他的愛。這“愛”里包含著對孩子身心的雙重關(guān)懷。這時,“我”找到答案了,約翰的父母并不是不喜歡他,他家的經(jīng)濟情況也并不壞。
當“我”知道約翰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到一百元的報酬,看到他“仍然從口袋里掏出兩塊錢……”時,進一步得到答案:約翰不是沒有錢買更多的香腸,而是有計劃地支配自己的勞動所得。這或許是父母要求他這樣做的,或許是他知道自己勞動果實來之不易,而自愿這樣做的。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寫“我”明白了,約翰父母從小培養(yǎng)他的生活能力的做法,更有利于他的成長。
這是“我”從約翰的故事中感受到的。課文以“因為這樣更利于他的成長”作結(jié),可以把人們引入更深的思考。無論是作為父母,還是作為孩子,都會思考這個觀點,并反思自己。
課后練習2及泡泡框的設(shè)計,就是為了讓大家把自己的思考與反思表達出來,進而探討關(guān)于孩子“如何健康成長”的問題,使學生自覺地鍛煉自己,讓自己更好地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