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 > 文言專題 > 文言文經典名著 > 正文

春秋左氏傳注疏卷十七 僖二十九年,盡三十二年在線閱讀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會員上傳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卷十七 僖二十九年,盡三十二年

  【經】二十有九年,春,介葛盧來。(介,東夷國也,在城陽黔陬縣。葛盧,介君名也。不稱朝,不見公,且不能行朝禮。雖不見公,國賓禮之,故書。
  ○介音界,國名。黔,巨廉反,又音琴。陬,子侯反,又側留反。)

公至自圍許。無傳。

夏,六月,會王人晉人、宋人、齊人、陳人、蔡人、秦人,盟于翟泉。翟泉,今洛陽城內大倉西南池水也。魯侯諱盟天子大夫,諸侯大夫又違禮盟公侯,王子虎違禮下盟,故不言公會,又皆稱“人”。
  ○翟,直歷反。大倉,音泰。

[疏]注“翟泉”至“稱人”。
  ○正義曰:傳曰“卿不書,罪之也。在禮,卿不會公侯”,唯言諸侯之卿會魯君罪耳,不言罪魯侯與子虎,知其亦有罪者,襄二十六年,“公會晉人、鄭良霄、宋人、曹人于澶淵”,彼為趙武敵公,貶之稱“人”,而文不沒公。此沒公不書,明公別有罪。五年,“公及齊侯、宋公云云會王世子于首止”,王世子不盟也。九年,“公會宰周公云云于葵丘”,宰周公不盟也。往年踐土之會,“王子虎盟諸侯于王庭”。宣七年黑壤之會,“王叔桓公臨之”。王之公卿皆不與諸侯共盟,則知諸侯不合盟王臣,王臣不合與於盟。今王子虎亦貶稱“人”,知魯侯諱盟天子大夫,故沒公不書也;王子虎違禮下盟,故貶稱“人”。

秋,大雨雹。
  ○雨,于付反,傳同。雹,蒲學反。

冬,介葛盧來。

【傳】二十九年,春,介葛盧來朝,舍于昌衍之上。(魯縣東南有昌平城。
  ○衍,以善反。)公在會,饋之芻米,禮也。(嫌公行不當致饋,故曰“禮也”。
  ○饋,其媿反。芻,初俱反。)

[疏]“饋之芻米”。
  ○正義曰:《周禮·掌客》:天子待諸侯之禮,上公“饔餼九牢”,饔五牢,餼四牢。“車禾視死牢,牢十車”,則禾五十車!败嚸滓暽危问嚒,則米四十車。侯伯“饔餼七牢。禾四十車,米三十車”。子男“饔餼五牢。禾三十車,米二十車。芻薪皆倍禾”也!镀付Y》:卿“饔餼五牢”,禾、米與子男同。其附庸執(zhí)帛與公之孤同,則饔餼亦五牢,禾三十車,米二十車,薪芻倍禾。則此“饋之芻米”,芻六十車,米二十車。

夏,公會王子虎、晉狐偃、宋公孫固、齊國歸父、陳轅濤涂、秦小子慭,盟于翟泉,尋踐土之盟,且謀伐鄭也。經書“蔡人”,而傳無名氏,即微者!扒匦∽討\”在蔡下者,若宋向戌之后會。
  ○轅音袁。濤音桃。慭,魚覲反。向,式亮反。

[疏]“且謀伐鄭”。
  ○正義曰:晉侯受命,鄭伯傅王,踐土與溫二會咸在,鄭無叛晉之狀。而此會謀伐鄭者,文公昔嘗過鄭,鄭不禮焉。城濮戰(zhàn)前,鄭復如楚。雖以楚敗之后畏威來會,晉侯以大義受之,內實懷恨。此會鄭人不至,必有背晉之心,故謀伐之也!稌x語》城濮戰(zhàn)下稱“文公誅觀狀以伐鄭,及其陴。鄭人以名寶行成,公不許。得叔詹,將亨而舍之”!蹲髠鳌窡o伐鄭之事,蓋溫會以后已嘗伐鄭。鄭至今未服,故此會謀伐,明年遂與秦圍之。傳曰“且貳於楚也”。楚鄭自知負晉,故有貳心也。
  ○注“經書”至“后會”。
  ○正義曰:經若貶卿稱“人”,傳則言其名氏。若傳無名氏,則本是微人。此經書“蔡人”而傳無名氏,此是實蔡之微者。秦是大國,“小子慭”名見於傳,而在蔡微者之后,若宋向戌之后會也。襄二十六年“公會晉人、鄭良霄、宋人、曹人于澶淵”,傳曰“趙武不書,尊公也。向戌不書,后也。鄭先宋,不失所也”。宋是大國,常在鄭先。向戌既以會公貶,又以后至退其班,使在鄭下。此小子慭既以會公貶,又退之在蔡下,若彼宋向戌之后會也。然向戌后會,傳為發(fā)之,經書良霄以駮向戌之后。今小子慭既是后會,傳不為發(fā),又不書蔡人之名以駮之者,但秦辟陋西戎,未同中國,蔡人又蔡之微者,不合書名,故傳不發(fā)之,經不貶責也。公孫固序在齊上者,蓋為大司馬,尊於歸父。歸父雖執(zhí)齊政不廢,身非上卿,如管仲之類。猶文十七年“陳公孫寧”、襄二十七年“陳孔奐”,皆序在衛(wèi)下。杜云“非上卿”,即此類也。

卿不書,罪之也。晉侯始霸,翼戴天子,諸侯輯睦,王室無虞。而王子虎下盟列國,以瀆大典,諸侯大夫上敵公侯,虧禮傷教,故貶諸大夫,諱公與盟。
  ○輯音集,又七入反。瀆,徒木反。上,時掌反,又如字。與音預。在禮,卿不會公、侯,會伯、子、男可也。大國之卿,當小國之君,故可以會伯、子、男。諸卿之見貶,亦兼有此闕,故傳重發(fā)之。
  ○重,直用反。

[疏]注“大國”至“發(fā)之”。
  ○正義曰:昭二十三年傳叔孫婼曰“列國之卿,當小國之君,固周制也”。是其可以會伯、子、男也!爸T卿見貶,兼有此闕”,謂諸卿既上盟天子大夫,又上敵公侯,故云“兼”。案杜上注經云“諸侯大夫違禮盟公侯”,又注傳云“諸侯大夫上敵公侯”,則是唯責諸侯大夫上敵公侯,不責上盟天子之使。而言兼有此闕者,以魯君上盟天子之使已諱而不書,則諸侯之臣罪在可悉,故傳云“卿不書,罪之”,略言其事。故杜經、傳二注,唯言敵公侯,不云盟王使,以其可知故也。劉炫以為直責其敵公侯,不責其盟王使,以規(guī)杜氏。必如劉義,則是君盟王使乃為有罪,臣盟王使翻無貶責,便是君臣易位,尊卑失序。圣人垂訓,豈若是乎?

秋,大雨雹,為災也。

冬,介葛盧來,以未見公,故復來朝。禮之,加燕好。燕,燕禮也。好,好貨也。一歲再來,故加之。
  ○復,扶又反。好,呼報反,下同。介葛盧聞牛鳴,曰:“是生三犧,皆用之矣,其音云。”問之而信。傳言人聽,或通鳥獸之情。
  ○犧,許宜反。

[疏]注“傳言”至“之情”。
  ○正義曰:《周禮》夷隸“掌與鳥言”,貉隸“掌與獸言”。鄭司農云:“夷狄之人,或曉鳥獸之言!编嵭疲骸耙碾`,征東夷所獲。貉隸,征東北夷所獲!比粍t介葛盧是東夷之國,其土俗有知者,故介葛盧曉之。

【經】三十年,春,王正月。

夏,狄侵齊。

秋,衛(wèi)殺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咺見殺稱名者,訟君求直,又先歸立公子瑕,非國人所與,罪之也。瑕立經年,未會諸侯,故不稱君。

[疏]注“咺見”至“稱君”。
  ○正義曰:咺既稱名,故知以訟君立瑕為咺之罪狀。春秋之世,諸侯雖篡弒而立,已列於會,雖復見弒,即成為君,齊商人、蔡侯班之屬是也。瑕立雖巳經年,未會諸侯,故不稱君。既不成君,即與元咺同為國討之辭,元咺先死,故稱“及”也。瑕若成君,當據周歂、冶廑為文,書曰“衛(wèi)弒其君瑕”。

衛(wèi)侯鄭歸于衛(wèi)。魯為之請,故從諸侯納之例。例在成十八年。
  ○為,于偽反。

晉人、秦人圍鄭。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各使微者圍鄭,故稱人。
  ○函音咸。汜音凡。傳同。介人侵蕭。無傳。

冬,天王使宰周公來聘。周公,天子三公兼冢宰也。
  ○兼,如字,又經念反。公子遂如京師,遂如晉。如京師報宰周公。

【傳】三十年,春,晉人侵鄭,以觀其可攻與否。狄間晉之有鄭虞也,
  ○間,間廁之間。夏,狄侵齊。(齊,晉與國。)

晉侯使醫(yī)衍酖衛(wèi)侯。衍,醫(yī)名。晉侯實怨衛(wèi)侯,欲殺而罪不及死,故使醫(yī)因治疾而加酖毒。
  ○衍,以善反。酖音鴆。

[疏]注“衍醫(yī)”至“酖毒”。
  ○正義曰:《周禮·大司馬》“以九伐之法正邦國。賊殺其親則正之”。鄭玄云:“正之者,執(zhí)而治其罪。《王霸記》曰‘正,殺之也’!洞呵铩焚叶四辍畷x人執(zhí)衛(wèi)侯,歸之於京師,坐殺其弟叔武’。”如鄭彼言,則衛(wèi)侯合死,而云罪不及死者,衛(wèi)侯之心疑叔武耳。前驅歂犬卜君意而殺之,非衛(wèi)侯命殺也。公知其無罪,枕股而哭,又命殺歂犬,是則殺非公意也,故不至死。若然,則是衛(wèi)侯無罪。而往年衛(wèi)侯與元咺訟,衛(wèi)侯不勝,殺士榮、則針莊子者,用讒疑賢弟渝盟,先期入。是衛(wèi)侯之罪也。罪不合死,而晉侯心怨欲得殺之,故使醫(yī)因治疾而加酖毒。若不治疾,不得使醫(yī),故知因治疾也。《魯語》云:“晉人執(zhí)衛(wèi)成公歸之于周,使醫(yī)酖之,不死,醫(yī)亦不誅。臧文仲言於僖公曰:‘夫衛(wèi)君殆無罪矣。’今晉侯酖衛(wèi)侯而不死,亦不討其使者,諱而惡殺之也。是罪不合死之事也。

甯俞貨醫(yī),使薄其酖,不死。甯俞視衛(wèi)侯衣食,故得知之。公為之請,納玉於王與晉侯,皆十瑴。王許之。雙玉曰瑴。公本與衛(wèi)同好,故為之請。
  ○公為,于偽反,注同,溡艚。好,呼報反。秋,乃釋衛(wèi)侯。

衛(wèi)侯使賂周歂、冶廑,曰:“茍能納我,吾使爾為卿!笨衷獑I距已,故賂周、冶。
  ○歂,市專反。冶,音也。廑音覲,又音謹,人名也!稘h書音義》云:“音勤字也!编嵤弦羟。周、冶殺元咺及子適、子儀。子儀,瑕母弟。不書殺,賤也。
  ○適,丁歷反。公入,祀先君。周、冶既服,將命,服,卿服。將入廟受命。

[疏]注“服卿”至“受命”。
  ○正義曰:言祀先君而服。將命,知其將入廟也。必入廟者,《祭統(tǒng)》云:“古者,明君爵有德而祿有功,必賜爵祿於大廟,示不敢專也。”命臣必在廟。而《王制》云:爵人於朝者,朝上詢於眾人,位定,然后入廟受命。今世受官猶然。

周歂先入,及門,遇疾而死。冶廑辭卿。見周歂死而懼。

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文公亡過鄭,鄭不禮之。
  ○過,古禾反。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此東汜也,在熒陽中牟縣南。

[疏]注“此東汜”。
  ○正義曰:劉炫云:“二十四年‘王出適鄭,處于汜’,注云‘鄭南汜也’!薄夺尷ね恋孛焚叶哪辍般帷毕略啤按四香嵋病。周王出居于汜,楚伐鄭師于汜,襄城縣南汜城是也。此年“汜”下云“此東汜也”。秦軍汜南,晉伐鄭師于汜,熒陽中牟縣南汜澤是也。杜考校既精,當不徒爾。尋討傳文,未見杜意。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佚之狐、燭之武,皆鄭大夫。
  ○佚音逸。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巳!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夜,縋而出,縋,縣城而下。
  ○縋,丈偽反。縣音玄。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zhí)事。執(zhí)事,亦謂秦。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設得鄭以為秦邊邑,則越晉而難保。焉用亡鄭以倍鄰?陪,益也。
  ○焉,於虔反,下“焉取之”同。倍,蒲回反。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行李,使人。
  ○舍音舍,又如字。共音恭,本亦作供。使,所吏反。

[疏]注“行李使人”。
  ○正義曰:襄八年傳云“一介行李”,杜云“行李,行人也”。昭十三年傳云“行理之命”,杜云“行理,使人”。李、理字異,為注則同,都不解“理”字!吨苷Z》“行理以節(jié)逆之”,賈逵云:“理,吏也,小行人也”?钻俗ⅰ秶Z》,其本亦作“李”字,注云“行李,行人之官也”。然則兩字通用。本多作“理”,訓之為吏,故為行人、使人也。

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晉君,謂惠公也。焦、瑕,晉河外五城之二邑。朝濟河而夕設版筑以距秦,言背秦之速。
  ○朝,如字,注同。版音板。背音佩。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封,疆也。肆,申也。
  ○厭,於鹽反。疆,居良反。不闕秦,焉取之?

[疏]“不闕秦,焉取之”。
  ○正義曰:沈云“不闕秦家,更何處取之?”言有心取秦,先謀取鄭。言滅秦以將利晉益大疆土。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三子,秦大夫,反為鄭守。
  ○說音悅。為,于偽反。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力不及此。請擊秦也。夫人,謂秦穆公。
  ○夫音扶,注同。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秦晉和整,而還相攻,更為亂也。
  ○知音智。吾其還也!币嗳ブ。

初,鄭公子蘭出奔晉,蘭,鄭穆公。從於晉侯伐鄭,請無與圍鄭。許之。使待命于東。晉東界。
  ○與音預。鄭石甲父、侯宣多逆以為大子,以求成于晉,晉人許之。二子,鄭大夫。言穆公所以立。

冬,王使周公閱來聘。饗有昌歜、白、黑、形鹽。昌歜,昌蒲菹。白,熬稻。黑,熬黍。形鹽,鹽形象虎。
  ○閱音悅。歜,在感反。菹,莊居反。敖稻,五刀反。

[疏]注“昌歜”至“象虎”。正義曰:昌歜,饗之所設,必是籩豆之實!吨芏Y·醢人》“朝事之豆,其實有昌本、麋臡”,鄭玄云“昌本,昌蒲根切之四寸為菹”。彼昌本可以為菹,知此“昌歜”即是昌蒲菹也。齊有邴歜,魯有公甫歜,其音為觸!墩f文》云“歜,盛氣,怒也。從欠蜀聲”。此“昌歜”之音相傳為在感反,不知其字與彼為同為異。遍檢書傳,昌蒲之草無此別名,未知其所由也。此云“白黑”,下云“嘉穀”,穀之白黑唯稻黍為然。下云“鹽虎形”,知其形象虎也。

辭曰:“國君,文足昭也,武可畏也,則有備物之饗,以象其德。薦五味,羞嘉穀,鹽虎形,嘉穀,熬稻黍也,以象其文也。鹽虎形,以象武也。以獻其功。吾何以堪之?”

[疏]“辭曰”至“堪之”。
  ○正義曰:《周禮·掌客》:王巡守,百官從者,所過之國共其積膳,“三公上公之禮,卿侯伯之禮,大夫子男之禮”。宰周公是天子三公,具主國待之當尊於國君,但周公自謙,不敢當比國君耳。既云“備物之饗,以象其德”,及說備物之下,即云“以獻其功”功德互見之耳。獻其功者,獻謂呈見旌表之也。備設以象德,薦獻以見功,故象獻分配為文。

東門襄仲將聘于周,遂初聘于晉。公既命襄仲聘周,未行,故曰“將”,又命自周聘晉,故曰“遂”。自入春秋魯始聘晉,故曰“初”。

[疏]注“公既”至“曰初”。
  ○正義曰:經書實行之事,傳說將命之初,故云命之將聘于周,未行,又命之遂聘于晉,令其從周即去,更不回也。賈、服不曉傳意,解為先聘晉,后聘周,故杜詳說之。

【經】三十有一年,春,取濟西田。(晉分曹田以賜魯,故不系曹。不用師徒,故曰“取”。)

[疏]注“晉分”至“曰取”。
  ○正義曰:濟西之田,實是曹地。晉文分以賜魯,故不系於曹。不系晉者,晉本意賜諸侯,不為已有,故亦不系晉也。昭四年傳例,曰“凡克邑不用師徒曰取!比√锶∫,義亦同也。

公子遂如晉。

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龜曰卜。不從,不吉也。卜郊不吉,故免牲。免猶縱也。

[疏]注“龜曰”至“縱也”。
  ○正義曰:“龜曰卜”,《曲禮》文也!逗榉痘伞吩啤褒攺捏邚摹保^從人之心也,人心欲吉,不從是不吉也。卜郊不吉,不復為郊,牲無所用,故免牲。免猶縱放不殺之也!斗Y梁傳》曰“免牲者,為之緇衣熏裳。有司玄端,奉送至于南郊。免牛亦然”。《左傳》無說,其事或然也。桓五年傳例曰“凡祀,啟蟄而郊”。啟蟄,周之三月也。今於夏四月卜郊者,傳舉節(jié)氣,有前有卻,但使春分未過,仍得為郊,故四月得卜郊也。故《釋例》曰“凡十二月而節(jié)氣有二十四,共通三百六十六日,分為四時,間之以閏月,故節(jié)不必得恒在其月初,而中氣亦不得恒在其月之半”。是以傳舉天宿氣節(jié)為文而不以月為正。僖公襄公夏四月卜郊,但譏其非所宜卜,而不譏其四月不可郊也。孟獻子曰:“啟蟄而郊,郊而后耕”,耕謂春分也。言得啟蟄當卜郊,不得過春分耳。是言四月得郊也!吨芏Y·大宰職》云“祀五帝,前期十日,帥執(zhí)事而卜日”。然則將祭,必十日之前豫卜之也。言“四卜郊”者,蓋三月每旬一卜,至四月上旬更一卜,乃成為四卜也。此言“四卜郊,不從”,襄七年“三卜郊,不從”!豆騻鳌吩弧瓣聻榛蜓匀,或言四卜?三卜,禮也。四卜,非禮也。三卜何以禮?求吉之道三”。今《左傳》以為“禮不卜常祀”,則一卜亦非。不云四非而三是,異於《公羊》說。

猶三望。三望,分野之星國中山川,皆郊祀望而祭之。魯廢郊天,而脩其小祀,故曰“猶”。猶者,可止之辭。
  ○分,扶問反。

[疏]注“三望”至“之辭”。
  ○正義曰:《公羊傳》曰“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則曷祭?祭泰山河!。鄭玄以為望者祭山川之名。諸侯之祭山川,在其地則祭之,非其地則不祭,且魯竟不及於河。《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徐即魯?shù)。三望,謂淮海岱也。賈逵、服虔以為三望分野之星國中山川,今杜亦從之。以襄九年傳曰:“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祀大火。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昭元年傳云“辰為商星,參為晉星”。《楚語》云“天子遍祀群神品物,諸侯二王后祀天地三辰及其土地之山川”。注《國語》者皆云:諸侯二王后祀天地三辰,日月星也。非二王后祀分野星辰山川也。以此知三望分野之星國內山川,其義是也。昭七年“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於時夏之二月,日在降婁。傳稱“去衛(wèi)地,如魯?shù)亍薄l妒熙鬼f,衛(wèi)地。降婁,魯?shù)。魯祭分野之星,其祭奎婁之神也。此三望者,因郊祀天而望祭之,於法不獨祭也。魯既廢郊天,而獨脩小祀,故曰猶!豆颉、《穀梁》皆云:猶者,可止之辭。

秋,七月。

冬,杞伯姬來求婦。無傳。自為其子成昏。
  ○為,于偽反。

狄圍衛(wèi)。十有二月,衛(wèi)遷于帝丘。辟狄難也。帝丘,今東郡濮陽縣。故帝顓頊之虛,故曰帝丘。
  ○難,乃旦反。顓音專。頊,郭玉反。虛,起魚反。

[疏]注“辟狄”至“帝丘”。
  ○正義曰:傳稱“狄圍衛(wèi),衛(wèi)遷于帝丘”。蓋有阻險可以辟狄難也!夺尷吩唬骸暗矍,故帝顓頊之虛,故曰帝丘。昆吾氏因之,故曰昆吾之虛。東郡濮陽縣是也。”

【傳】三十一年,春,“取濟西田”,分曹地也。(二十八年,晉文討曹,分其地,竟界未定,至是乃以賜諸侯。
  ○竟音境。)使臧文仲往,宿於重館。(高平方與縣西北有重鄉(xiāng)城。
  ○重,直龍反,注同。方音房。與音預。)重館人告曰:“晉新得諸侯,必親其共,不速行,將無及也。”從之。分曹地,自洮以南,東傅于濟,盡曹地也。(文仲不書,請?zhí)锒,非聘享會同也。濟水自熒陽東過魯之西,至樂安入海。
  ○洮,吐刀反。傅音附。盡,津忍反。樂音洛。)

[疏]“重館”至“曹地也”。正義曰:《魯語》說此事,云“獲地於諸侯為多。臧文仲反,既復命,為之請曰:‘地之多,重館人之力也。臣聞之曰:善有章,雖賤,賞也。今一言而辟竟,其章大矣,請賞之!顺龆糁薄

襄仲如晉,拜曹田也。

“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非禮也。諸侯不得郊天,魯以周公故,得用天子禮樂,故郊為魯常祀。

[疏]注“諸侯”至“常祀”。
  ○正義曰:《明堂位》稱“成王幼弱,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於成王。成王以周公為有勛勞於天下,命魯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禮樂。是以魯君孟春乘大路,載弧韣,旂十有二旒,日月之章,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禮也!笔囚斠灾芄,得用天子禮樂。天子命之,則為常祀,故郊為魯之常祀也!队洝费哉,謂周正建子之月,與傳啟蟄而郊,其月不同!抖Y記》是后儒所作,不可以難《左傳》。

“猶三望”,亦非禮也。禮不卜常祀,必其時。而卜其牲日。卜牲與日,知吉兇。牛卜日曰牲。既得吉日,則牛改名曰牲。

[疏]注“既得”至“曰牲”。
  ○正義曰:上云“卜其牲日”,則牲之與日俱卜之也。必當先卜牲而后卜日。卜得吉日,則改牛為牲。然則牛雖卜吉,未得稱牲,牲是成用之名,不可改名為牲,更卜吉兇,明知卜牛在卜日之前也。此言“免牲”,是已得吉日,牲既成矣。成七年“乃免牛”,是未得吉日,牲未成也。

牲成而卜郊,上怠慢也。怠於古典,慢瀆龜策。望郊之細也。不郊,亦無望可也。

秋,晉蒐于清原,作五軍以御狄。二十八年,晉作三行,令罷之,更為上下新軍。河東聞喜縣北有清原。
  ○行,戶郎反。趙衰為卿。二十七年,命趙衰為卿,讓於欒枝。今始從原大夫為新軍帥。
  ○帥,所類反。

[疏]“趙衰為卿”。
  ○正義曰:《晉語》云:文公命趙衰為卿,讓於欒枝、先軫。后又使為卿,讓於狐偃。狐毛卒,又使為卿,讓於先且居!肮唬骸w衰三讓,其所讓,皆社稷之衛(wèi)也。廢讓,是廢德也!在w衰故,蒐于清原,作五軍。使趙衰將新上軍,箕鄭佐之;胥嬰將下軍,先都佐之”。如彼文,止謂趙衰作五軍,故特言趙衰為卿以見之。於時舊三軍之將佐:先軫將中軍,郤溱佐之;先且居將上軍,狐偃佐之;欒枝將下軍,胥臣佐之!秶Z》有其文也。

冬,狄圍衛(wèi),衛(wèi)遷于帝丘。卜曰三百年。

[疏]“卜曰三百年”。
  ○正義曰:案《史記·衛(wèi)世家》及《年表》,衛(wèi)從此年以后歷十九君,積四百三十年。衛(wèi)元君乃徙于野王。元君卒,子角代立。秦滅衛(wèi),廢角為庶人。

衛(wèi)成公夢康叔曰:“相奪予享。”相,夏后啟之孫,居帝丘。享,祭也。
  ○上“曰”音越,或人實反,非也。相,息亮反,注及下同。夏,戶雅反,下同。

[疏]注“相夏”至“祭也”。
  ○正義曰:《夏本紀》:禹生啟,啟生太康及仲康,仲康生相。是為啟之孫也。《周禮》:祭人鬼曰享。

公命祀相。甯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類,不歆其祀。歆猶饗也。
  ○歆,許金反。杞、鄫何事?言杞、鄫,夏后,自當祀相。相之不享於此久矣,非衛(wèi)之罪也。言帝丘久不祀相,非衛(wèi)所絕。不可以間成王周公之命祀,諸侯受命,各有常祀。
  ○間,間廁之間。請改祀命!备撵胂嘀

[疏]注“改祀相之命”。
  ○正義曰:昭七年傳稱晉居夏虛,祀鯀而晉侯疾瘳。此衛(wèi)居帝丘,而不合祀相者,《祭法》云“鯀障洪水而殛死”,載在祀典。傳稱“實為夏郊,三代祀之”。周室既衰,晉為盟主,當代天子祭絕祀之神,故祭鯀為得禮。相無功德於民,惟當子孫自祭,故稱“杞、鄫何事?非衛(wèi)之罪”,與鯀異也。

鄭洩駕惡公子瑕,鄭伯亦惡之,故公子瑕出奔楚。瑕,文公子。傳為納瑕張本。洩駕,亦鄭大夫。隱五年洩駕,距此九十年,疑非一人。
  ○惡,烏路反,下同。

【經】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已丑,鄭伯捷卒。無傳。文公也,三同盟。
  ○捷,在妾反。

[疏]注“文公也,三同盟”。
  ○正義曰:經無其葬,故言其謚也。捷以莊二十二年即位至此,與魯十馀同盟。言三同盟者,但杜數(shù)同盟不例,若同盟少者,數(shù)先君之盟,或數(shù)大夫之盟,或數(shù)經不書盟而傳載盟者;若同盟多者,唯數(shù)今君,或就今君之中數(shù)其大會盟之顯著者。此言三同盟者,皆據王臣臨盟,則八年“盟于洮”、九年“于葵丘”、二十八年“于踐土”是也。劉炫不尋杜意而規(guī)其謬,非也。

衛(wèi)人侵狄。報前年狄圍衛(wèi)。

秋,衛(wèi)人及狄盟。不地者,就狄廬帳盟。
  ○廬,力於反。帳,張亮反。

[疏]注“不地”至“帳盟”。
  ○正義曰:“會狄于欑函”,言地。今不言地,故云“就廬帳盟”。廬帳即是狄人所居之處。上云衛(wèi)人侵狄及狄盟,猶若公如晉及晉侯盟,是指其所居之處,故不言地也。劉炫云:“春秋時戎狄錯居中國。此狄無國都處所,直云‘及狄盟’,盟於狄之處也。以狄俗逐水草,無城郭宮室,故云就廬帳盟!

冬,十有二月,已卯,晉侯重耳卒。同盟踐土、翟泉。

【傳】三十二年,春,楚斗章請平于晉,晉陽處父報之。晉楚始通。(陽處父,晉大夫。晉楚自春秋以來始交使命為和同。
  ○使,所吏反。)

夏,狄有亂。衛(wèi)人侵狄,狄請平焉。

秋,衛(wèi)人及狄盟。

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于曲沃,殯,窆棺也。曲沃有舊宮焉。
  ○窆,彼驗反,一本作“涂”。

[疏]注“殯窆”至“宮焉”。
  ○正義曰:《周禮·鄉(xiāng)師職》云:大喪,及葬,與匠師御柩。“及窆,執(zhí)斧以蒞匠師”。昭十二年傳曰“日中而塴”,《禮記》皆作“封”。封、塴、窆,聲相近而字改易耳,皆謂葬時下棺之名也。殯則欑置於西序,亦是下棺於地,故殯為窆棺也。晉武公自曲沃而兼晉國,曲沃有舊時宮廟,故公卒而往殯焉!抖Y》:“諸侯五日而殯!卑附浳囊砸衙,庚辰是卒之明日,即將殯者,以曲沃路遠,故早行耳。《禮》:“在床曰尸,在棺曰柩!毕略啤肮子新暋,明是斂於棺而后行也。

出絳,柩有聲如牛。如牛呴聲。
  ○柩,其救反!抖Y》云:“在床曰尸,在棺曰柩!眳,呼口反。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甭曌澡殉觯试弧熬薄4笫,戎事也。卜偃聞秦密謀,故因柩聲以正眾心。
  ○過,古禾反,又古臥反。軼,直結反,又音逸。杞子自鄭使告于秦,三十年,秦使大夫杞子戍鄭。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管,籥也。
  ○籥,馀若反。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蹦鹿L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蹇叔,秦大夫。
  ○蹇,紀輦反。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將害良善。
  ○悖,必內反。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辭,不受其言。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孟明,百里孟明視。西乞,西乞術。白乙,白乙丙。

[疏]注“孟明”至“乙丙”。
  ○正義曰:《世族譜》以百里孟明視為百里奚之子,則姓百里,名視,字孟明也。古人之言名字者,皆先字后名,而連言之。其“術”、“丙”必是名,“西乞”、“白乙”,或字或氏,不可明也!蹲V》云:“或以為西乞術、白乙丙為蹇叔子。案傳稱‘蹇叔之子與師’,言其在師中而已。若是西乞、白乙,則為將帥,不得云‘與’也。或說必妄記異聞耳!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

[疏]“中壽”。
  ○正義曰: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下壽八十。

爾墓之木拱矣!”合手曰拱。言其過老悖,不可用。
  ○“孟子”,本或作“孟兮”。壽音授,又如字。拱,九勇反。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於殽。殽在弘農澠池縣西。
  ○殽,本又作崤,戶交反,劉昌宗音豪。澠,綿善反,綿忍反。與,羊恕反。殽有二陵焉:大阜曰陵。

[疏]注“大阜曰陵”。
  ○正義曰:《釋地》云“高平曰陸。大陸曰阜。大阜曰陵”。李巡曰:“高平,謂土地豐正,名為陸。大陸,謂土地高大,名曰阜。阜最高大為陵!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皋,夏桀之祖父。
  ○夏,戶雅反,注同。皋,古刀反。

[疏]注“皋,夏桀之祖父”。
  ○正義曰:《夏本紀》文,桀父名發(fā)。桀名履癸。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此道在二殽之間,南谷中谷深委曲,兩山相嵌,故可以辟風雨。古道由此,魏武帝西討巴漢,惡其險,而更開北山高道。
  ○辟音避。谷,古木反。又音欲。嵚,許金反,又音欽,本或作“嵐”,力含反。惡,烏路反。

[疏]注“此道”至“高道”。
  ○正義曰:此道見在,殽是山名,俗呼為土殽、石殽。其阨道在兩殽之間,山高而曲,兩山參差,相映其下,雨所不及,故可以辟風雨也!豆騻鳌吩唬骸板渴逅推渥佣渲,曰:爾即死,必於殽之嵚巖,是文王之所辟風雨者也!贝俗⒀浴皟缮较鄭,故可以辟風雨”者,杜氏此言,或取《公羊》之意。嵚字蓋從山,但嵚巖是由之貌,而云“相嵚”,文亦不順,未能審杜意也。何休云:“其處險阻隘勢,一人可要百,故文王過之,驅馳常若辟風雨。”

必死是間,以其深險故。余收爾骨焉!鼻貛熕鞏|。為明年晉敗秦于殽傳。
  ○為,于偽反。

【經】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渭。(“滅”而書“入”,不能有其地。)

齊侯使國歸父來聘。

夏,四月,辛巳,晉人及姜戎敗秦師于殽。晉侯諱背喪用兵,故通以賤者告。姜戎,姜姓之戎,居晉南鄙,戎子駒支之先也。晉人角之,諸戎掎之,不同陳,故言“及”。
  ○背音佩。掎,居綺反。陳,直覲反。

[疏]注“晉侯”至“言及”。
  ○正義曰:杜以諸侯之貶不至稱“人”,故知諱在喪用兵,以賤者告也。襄十四年傳戎子駒支自陳此事,云“謂我諸戎四岳之裔胄”,且此云“姜戎”,知是姜姓之戎也。“角之”,“掎之”,皆彼傳文耳。彼云“晉御其上,戎亢其下”,是不同陳,故言“及”也。諸戰(zhàn)之陳共用師,不言“及”者,皆同陳也。

癸巳,葬晉文公。

狄侵齊。

公伐邾,取訾婁。

秋,公子遂帥師伐邾。

晉人敗狄于箕。太原陽邑縣南有箕城。郤缺稱“人”者,未為卿。
  ○訾,子斯反。

[疏]注“大原”至“為卿”。正義曰:劉炫云:“案傳晉侯親兵,先軫死敵,則將帥非郤缺也。而稱‘人’者,晉諱,而以微人告!苯裰蝗徽撸詰(zhàn)于殽,文公未葬,故諱其背殯用兵。此則文公既葬之后,於禮得從戎事,又敗狄有功,又何恥諱而以微者告?故杜云“郤缺稱人,未為卿”。劉以晉侯稱“人”同於殽諱而規(guī)杜氏,非也。

冬,十月,公如齊。十有二月,公至自齊。
  ○乙巳,公薨于小寢。小寢,內寢也。乙巳,十一月十二日,經書十二月,誤。

隕霜不殺草,李梅實。無傳。書時失也。周十一月,今九月,霜當微而重,重而不能殺草,所以為災。
  ○隕,于敏反。

[疏]注“書時”至“為災”。
  ○正義曰:此在十二月下,杜以《長歷》校之,乙巳是十一月十二日,謂經十二月為誤,遂以此經四事皆為十一月。夏之九月,霜不應重,重又不能殺草,所以為災也。此云:“隕霜不殺草”,定元年冬十月“隕霜殺菽”,《穀梁傳》曰“未可以殺而殺,舉重;可殺而不殺,舉輕”。其意言菽重草輕也。

晉人、陳人、鄭人伐許。

【傳】三十三年,春,晉秦師過周北門,左右免胄而下。(王城之北門。胄,兜鍪。兵車非大將,御者在中,故左右下,御不下。
  ○胄,直救反。兜,丁侯反。鍪,亡侯反。將,子匠反。)

[疏]注“王城”至“不下”。
  ○正義曰:成二年傳稱“晉解張御郤克,鄭玄緩為右。張侯曰:‘矢貫予手及肘,左輪朱殷’”。傷手而血染左輪,是御者在左,大將居中也。宣十二年傳稱“楚許伯御樂伯,攝叔為右。樂伯云‘射左以菆’”。是射在左,而御在中也。鄭玄《詩》箋云:“兵車之法,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中人御車!惫首笥蚁,御不下。

超乘者三百乘。王孫滿尚幼,觀之,言於王曰:“秦師輕而無禮,必敗。謂過天子門不卷甲束兵,超乘示勇。
  ○乘,繩證反,下及注皆同。輕,遣政反,下同。

[疏]注“謂過”至“示勇”。正義曰:服虔云:“無禮,謂過天子門不櫜甲束兵而但免胄!薄秴问洗呵铩氛f此事,云“師行過周,王孫滿曰:‘過天子之城,宜櫜甲束兵,左右皆下’”。然則過天子門當卷甲束兵,以古有此禮,或出《司馬兵法》。其書既亡,未見其本。

輕則寡謀,無禮則脫。脫,易也。
  ○脫,他活反。易,以豉反。入險而脫,又不能謀,能無敗乎?”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商,行賈也。乘,四。韋先,韋乃入牛。古者將獻遺於人,必有以先之。
  ○先,悉薦反,注“有以先之”同。犒,若報反。賈音古。遺,唯季反。

[疏]注“商行”至“先之”。
  ○正義曰:《周禮·大宰》“以九職任萬民。六曰商賈,阜通貨賄”。鄭玄云:“行曰商,處曰賈!薄兑住吩啤吧搪貌恍小保巧绦匈Z坐,而言“行賈”者,相形以曉人也。乘車必駕四馬,因以乘為四名!抖Y》言“乘矢”,謂四矢。此言“乘韋”,謂四韋也。遺人之物必以輕先重后,故先韋乃入牛!独献印吩疲骸半m有拱壁以先四馬,不如坐進此道!笔枪耪邔I饋,必有以先之。

曰:“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於敝邑,敢犒從者。不腆敝邑,為從者之淹,居則具一日之積,腆,厚也。淹,久也。積,芻米菜薪。
  ○步師,步猶行也。從,才用反,下同。腆,他典反。為,子偽反。下“為吾子”同。積,子賜反,下同。

[疏]注“腆厚”至“菜薪”。
  ○正義曰:“腆,厚”,“淹,久”,經傳常訓也。《周禮·大行人》云“王待諸侯之禮,上公五積,侯伯四積,子男三積!狈e皆謂米禾芻薪,知此亦然。案《掌客》“上公五積,皆視飧牽”,鄭注云:“飧牽,謂牽牲以往,不殺也!币嘤忻缀唐c薪。鄭又注云:“上公飧五牢,米二十車,禾三十車。侯伯四牢,米禾皆二十車。子男三牢,米十車,禾二十車。芻薪皆倍!逼浜谭e既視飧,則米禾芻薪與飧同。

行則備一夕之衛(wèi)!鼻沂瑰岣嬗卩崱e幔瑐鬈。
  ○遂,其據反。傳,張戀反。

[疏]注“遽傳車”。
  ○正義曰:《釋言》云“驲,遽傳也”。孫炎曰:“傳車,驛馬也!

則束載、厲兵、秣馬矣。嚴兵待秦師。
  ○秣音末,穀馬也,《說文》作“饣末”,云:“食馬穀也!笔够饰渥愚o焉,曰:“吾子淹久於敝邑,唯是脯資餼牽竭矣。資,糧也。生曰餼。牽謂牛羊豕。
  ○餼,許氣反。牲腥曰餼。牲生曰牽。

[疏]注“資糧”至“羊豕”。
  ○正義曰:《聘禮》:歸飧,饔餼五牢,飪一牢,腥一牢,餼一牢。以飪是熟肉,腥是生肉,知餼是未殺,故云“生曰餼”。牛羊豕可牽行,故云“牽謂牛羊豕”也。

為吾子之將行也,示知其情。鄭之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囿也,原圃、具囿,皆囿名。
  ○圃,布古反。

[疏]注“原圃、具囿,皆囿名”。
  ○正義曰:下注云“中牟縣西有圃田澤”,則“原圃”地名。以其地為囿,知與“具囿”皆囿名也。囿者,所以養(yǎng)禽獸,故令自取其麋鹿焉。天子曰苑,諸侯曰囿。

吾子取其麋鹿,以間敝邑,若何?”使秦戍自取麋鹿,以為行資,令敝邑得閒暇。若何,猶如何。熒陽中牟縣西有圃田澤。
  ○麋,亡悲反。間音閑,注同。令,力呈反。杞子奔齊,逢孫、揚孫奔宋。孟明曰:“鄭有備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滅滑而還。

齊國莊子來聘,自郊勞至于贈賄,禮成而加之以敏。迎來曰郊勞,送去曰贈賄。敏,審當於事。
  ○勞,力報反,注同。贈,呼罪反。當,丁浪反,又如字。

[疏]注“迎來”至“於事”。
  ○正義曰:《聘禮》,賓至于近郊,君使卿朝服用束帛勞。及聘事皆畢,乃去,賓遂行,舍於郊,公使卿贈如覿幣。是來有郊勞,去有贈賄也。

臧文仲言於公曰:“國子為政,齊猶有禮,君其朝焉。臣聞之,服於有禮,社稷之衛(wèi)也!睘楣琮R傳。

晉原軫曰:“秦違蹇叔,而以貪勤民,天奉我也。奉,與也。
  ○奉,扶用反,注及下同。奉不可失,敵不可縱?v敵患生,違天不祥,必伐秦師!睓柚υ唬骸拔磮笄厥┒テ鋷,其為死君乎?”言以君死,故忘秦施。
  ○縱,子用反,下同。施,始豉反,注及下同。先軫曰:“秦不哀吾喪而伐吾同姓,秦則無禮,何施之為?言秦以無禮加已,施不足顧。吾聞之,一日縱敵,數(shù)世之患也。謀及子孫,可謂死君乎!”言不可謂背君。
  ○數(shù),所主反。背音佩。遂發(fā)命,遽興姜戎。子墨衰绖,晉文公未葬,故襄公稱“子”。以兇服從戎,故墨之。
  ○衰,七雷反。绖,直結反。梁弘御戎,萊駒為右。萊音來。

夏,四月,辛巳,敗秦師于殽,獲百里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以歸。遂墨以葬文公。晉於是始墨。后遂常以為俗,記禮所由變。文嬴請三帥,文嬴,晉文公始適秦,秦穆公所妻夫人,襄公嫡母。三帥,孟明等。
  ○嬴音盈。帥,所類反,注同。妻,七計反。嫡,丁歷反。曰:“彼實構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厭,君何辱討焉?使歸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許之。先軫朝,問秦囚。公曰:“夫人請之,吾舍之矣!毕容F怒曰:“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暫猶卒也。
  ○厭,於艷反,又於鹽反。戮音六。逞,敕領反。拘音俱。卒,寸忽反。墮軍實而長寇讎,亡無日矣!”墮,毀也。
  ○墮,許規(guī)反。長,丁丈反。不顧而唾。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釋左驂,以公命贈孟明。欲使還拜謝,因而執(zhí)之。
  ○唾,他臥反。驂,七南反。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釁鼓,累,囚系也。殺人以血涂鼓,謂之釁鼓。
  ○累,力追反。釁,計覲反。使歸就戮于秦。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币庥麍蠓x。秦伯素服郊次,待之於郊。鄉(xiāng)師而哭,曰:“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眚,過也,
  ○鄉(xiāng),許亮反。替,他計反。眚,所景反。掩,於檢反。

“狄侵齊”,因晉喪也。

公伐邾,取訾婁,以報升陘之役。在二十二年。邾人不設備。秋,襄仲復伐邾。魯亦因晉喪以陵小國。
  ○復,扶又反。

狄伐晉,及箕。八月,戊子,晉侯敗狄于箕。郤缺獲白狄子。白狄,狄別種也。故西河郡有白部胡。
  ○箕音基。種,章勇反。

[疏]“郤缺獲白狄子”。
  ○正義曰:宣十五年“晉師滅赤狄潞氏,以潞子嬰兒歸”。彼書於經,而此不書者,蓋略,賤之不以告也。

先軫曰:“匹夫逞志於君,謂不顧而唾。
  ○而無討,敢不自討乎?”免胄入狄?guī),死焉。狄人歸其元,元,首。面如生。言其有異於人。初,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其妻馌之。臼季,胥臣也。冀,晉邑。耨,鋤也。野饋曰馌。
  ○臼,其九反。使,所吏反。過,古禾反,又古臥反。耨,乃豆反,鉏田也。馌,于輒反,《字林》于劫反。鋤,本又作“鉏”,仕居反。饋,其位反,餉也。

[疏]注“臼季”至“曰馌”。
  ○正義曰:《世本》云:“垂作耨!薄夺屍鳌吩疲骸皵讋敝^之定!崩钛苍唬骸颁z也!薄稄V雅》云:“定謂之耨!薄秴问洗呵铩吩疲骸榜癖撸似涠纫;其耨六寸,所以間稼也!备哒T注云:“耨,耘苗也。六寸,所以入苗間也”!夺屆吩疲骸榜瘢z,嫗薅禾也!薄夺屧b》云:“馌,饋也!睂O炎曰:“馌,野之饋也!

敬,相待如賓。與之歸,言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請用之!臣聞之,出門如賓,如見大賓。承事如祭,常謹敬也,仁之則也。”公曰:“其父有罪,可乎?”缺父冀芮欲殺文公,在二十四年。
  ○芮,如銳反。殺音試,或如字。對曰:“舜之罪也殛鯀,其舉也興禹。禹,鯀子。
  ○殛,紀力反,誅也。鯀,古本反,禹父也。管敬仲,桓之賊也,實相以濟。《康誥》曰:‘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犊嫡a》,周書。祗,敬。
  ○實相,息亮反。不共音恭。

[疏]“康誥”至“及也”。
  ○正義曰:此雖言《康誥》曰,直引《康誥》之意耳,非《康誥》之全文也。彼云“子弗祗服厥父事,大傷厥考心。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于弟弗念天顯,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曰乃其速由文王作罰,刑茲無赦!逼湟庋圆淮炔混螅挥巡还,各用文王之法刑之,不是罪子又罪父,刑弟復刑兄,是其不相及也。

《詩》曰:‘采葑采菲,無以下體!」(jié)焉可也!薄对姟,國風也。葑菲之菜,上善下惡,食之者不以其惡而棄其善。言可取其善節(jié)。
  ○葑,芳逢反。菲,芳匪反。

[疏]注“詩國”至“善節(jié)”。
  ○正義曰:彼毛傳曰“葑,須也。菲,芴也”!夺尣荨吩啤绊気住,孫炎曰:“須,一名葑!编嵭斗挥洝纷⒃啤拜,蔓菁也”!夺尣荨酚衷啤胺,芴也”。孫炎曰“葍類也”。陸機《毛詩義疏》云“葑,蔓菁。幽州人或謂芥也。菲似葍,莖粗葉厚而長有毛。三月中烝煮為茹,滑美,又可以為羹”是也。此二菜,其根有惡,詩故云上善下惡,食之者取善節(jié)也。

文公以為下軍大夫。反自箕,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將中軍,且居,先軫之子,其父死敵,故進之。
  ○且,子徐反。將,子匠反。

[疏]注“且居”至“進之”。正義曰:且居父在之時已將上軍,以父死敵,故進之。

以再命命先茅之縣賞胥臣,曰:“舉郤缺,子之功也!毕让┙^后,故取其縣以賞胥臣。以一命命郤缺為卿,復與之冀,還其父故邑。
  ○復,扶又反,又音服。亦未有軍行。雖登卿位,未有軍列。
  ○行,戶剛反。

冬,公如齊,朝,且吊有狄?guī)熞。反,薨于小寢,即安也。小寢,夫人寢也。譏公就所安,不終于路寢。

晉、陳、鄭伐許,討其貳於楚也。楚令尹子上侵陳、蔡。陳、蔡成,遂伐鄭,將納公子瑕。三十一年瑕奔楚。
  ○門于桔柣之門,瑕覆于周氏之汪。車傾覆池水中。
  ○桔,戶結反。柣,大結反。覆,芳服反,注同。汪,烏黃反。外仆髡屯禽之以獻。殺瑕以獻鄭伯。
  ○髡,苦門反。屯,徒門反。文夫人斂而葬之鄶城之下。鄭文公夫人也。鄶城,故鄶國,在熒陽密縣東北。傳言穆公所以遂有國。
  ○斂,力艷反。鄶,古外反。

晉陽處父侵蔡,楚子上救之,與晉師夾泜而軍。泜水出魯陽縣東,經襄城定陵入汝。
  ○夾,古洽反,一音古協(xié)反。泜音雉,又直里反,王又徒死反。陽子患之,使謂子上曰:“吾聞之,‘文不犯順,武不違敵’。子若欲戰(zhàn),則吾退舍,子濟而陳,欲辟楚,使渡成陳而后戰(zhàn)。
  ○陳,直覲反,注同。遲速唯命。不然,紓我。紓,緩也。
  ○紓音舒,一音直呂反。老師費財,亦無益也!睅熅脼槔。
  ○費,芳味反。乃駕以待。子上欲涉,大孫伯曰:“不可!晉人無信,半涉而薄我,悔敗何及?不如紓之!蹦送松。楚退,欲使晉渡。陽子宣言曰:“楚師遁矣!彼鞖w。楚師亦歸。大子商臣譖子上曰:“受晉賂而辟之,楚之恥也。罪莫大焉!”王殺子上。商臣怨子上止王立已,故譖之。
  ○遁,徒困反。

葬僖公,緩,文公元年,經書“四月,葬僖公”。僖公實以今年十一月薨,并閏七月乃葬,故傳云“緩”。自此以下,遂因說作主祭祀之事,文相次也,皆當次在經葬僖公下。今在此,簡編倒錯。
  ○編,必連反,又布千反。倒,丁老反。

[疏]注“文公”至“倒錯”。
  ○正義曰:經書十二月下云“乙巳,公薨”。杜以《長歷》推之,十一月十二日有乙巳,乙巳非十二月。文元年傳曰“於是閏三月,非禮也”,故至四月,并閏為七月。禮當五月而葬,今乃七月始葬,故傳曰“緩”也。左氏為傳,凡有譏者,皆先言所譏,乃復述其事。自此以下,不論葬緩。既言葬之緩,遂因說作主祭祀之事,皆事與葬連,故文相次耳。僖公葬在明年,而此年有傳,知其當在明年經葬僖公下。今在此者,簡編倒錯故爾。杜以此年空說葬事,而其上無經文,元年空舉經,而其下無傳,故謂此年之傳當在彼經之下。於理誠為順序,於文失於重疊。此云“葬僖公”,彼又云“葬僖公”,重生文者,亦既錯謬,必乖其本。或由編絕之處,三字分簡,彼有“葬”無“公”,此有“公”無“葬”,后人并添足之,致使彼此共剩一文耳。若其不然,不知所以謬也。

作主,非禮也。文二年乃作主,遂因葬文通譏之。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於主,既葬,反虞則免喪,故曰“卒哭”止也。以新死者之神祔之於祖,尸柩已遠,孝子思慕,故造木主立幾筵焉,特用喪禮祭祀於寢,不同之於宗廟。言“凡君”者,謂諸侯以上,不通於卿大夫。
  ○祔音附。烝、嘗、禘於廟。冬祭曰烝。秋祭曰嘗。新主既立,特祀於寢,則宗廟四時常祀自如舊也。三年禮畢,又大禘,乃皆同於吉。
  ○烝,之承反。禘,大計反。

[疏]“凡君”至“於廟”。
  ○正義曰:《釋例》云“此諸侯之禮,故稱君。君既葬,反虞則免喪,故曰‘卒哭’,哭止也。以新死者之神祔之於祖,尸柩既已遠矣,神形又不可得而見矣,孝子之思彌篤,傍徨求索,不知所至,故造木主立幾筵,特用喪禮祭祀於寢,不同之於宗廟。宗廟則復用四時烝、嘗之禮也。三年喪畢,致新死者之主以進於廟,廟之遠主當遷入祧,於是乃大祭於大廟,以審定昭穆,謂之禘。此皆自諸侯上達天子之制也。”其意與此注同,文少詳耳。劉炫云:“既言作主非禮,因言作主祭祀吉兇之節(jié)。凡諸侯之薨,葬日而虞。從是以后,間日一虞。七虞之后,明日而為卒哭之祭。卒哭之明日而作祔祭,以新死之神祔於祖父。於此祔祭而作木主以依神,其主在寢,特用喪禮祭祀於在寢之主。其四時常祭礿祠烝嘗及三年喪畢為大祀禘祭,并行之於廟。正禮當如是耳。今以葬僖公后積十月始作僖公木主,是作主大緩,故為非禮也。”
  ○注“既葬”至“大夫”。
  ○正義曰:《檀弓》曰:“既封,有司以幾筵舍奠於墓左,反,日中而虞。葬日虞,弗忍一日離也”!峨s記》曰:“士三虞,大夫五,諸侯七!薄妒坑萦洝吩唬骸笆加荩萌崛。再虞皆如初。三虞、卒哭,用剛日!比缡坑葜Y,諸侯七虞其六虞用柔日,最后虞改用剛日,間一日乃卒哭,卒哭亦用剛日,則諸侯卒哭在葬后十四日也。然始免喪與葬不得相遠,共在一月之內,故杜每云“既葬,卒哭,衰麻除”,是其不甚相遠。然喪事先遠日,則葬在月半之后,葬后行虞,虞后卒哭,所以得同月者,但卜葬雖先遠日,但葬是喪之大事,又有虞祔之祭,當應及早為之,使得容其虞祔。《禮》云“喪事先遠日”,謂練祥禫除之屬。晉平公之喪,大夫欲見新君,王與文伯宴,樽以魯壺,皆是既葬之后,未卒哭之前。《雜記》曰“天子七月而葬,九月而卒哭。諸侯五月而葬,七月而卒哭”。《釋例》云“《禮記》后人所作,不與《春秋》同!笔瞧哂菥庞,杜所不用;蛟啤岸乓嗤,解云“此注言虞則免喪者,謂七虞皆畢乃免喪,免喪后日而卒哭也”。理亦通耳!短垂吩唬骸霸崛沼。是日也,以虞易奠。卒哭曰成事。是日也,以吉祭易喪祭”。是葬前奠而不祭,至虞乃為喪祭,卒哭乃為吉祭也。自初死至於卒哭,晝夜哭無時,謂之“卒哭”者,卒此無時之哭。自此以后,唯朝夕哭耳。天子諸侯則於此除喪全不復哭也!短垂缝蹲淇拗略啤懊魅盏y於祖父”,《士虞記》亦云“卒哭明日,以其班祔”,是以新死之神祔之於祖也。於此之時,葬已多日,尸柩既已遠矣。孝子思慕彌篤,彷徨不知所至,故造木主立幾筵以依神也。作主致之於寢,特用喪祭之禮祭之於寢,不同祭之於宗廟也。大夫以下不得稱君,此言“凡君”者,謂諸侯以上耳,不得通於卿大夫也。文二年《公羊傳》曰“主者曷用?虞主用桑,練主用栗鄭玄注《禮》用《公羊》之說,以為虞已有主。此傳稱“祔而作主”者,虞而作主,禮本無文,不可以《公羊》而疑《左氏》也。
  ○注“冬祭”至“於吉”。
  ○正義曰:《周禮》、《禮記》諸文皆有之也。新主既特祀於寢,則其馀宗廟四時常祀自如舊不廢也。三年喪畢,新主入廟,廟之遠主當遷入祧,乃為大祭於大廟,以審昭穆,謂之為禘,於是新死者乃得同於吉也。《釋例》曰:“舊說以為諸侯喪三年之后乃烝嘗。案傳襄公十五年冬十一月,晉侯周卒,十六年春,葬晉悼公,改服,脩官,烝於曲沃,會于溴梁。其冬,穆叔如晉,且言齊故。晉人答以‘寡君之未禘祀’。其后晉人徵朝于鄭,鄭公孫僑云‘溴梁之明年,公孫夏從寡君以朝于君,見於嘗酎,與執(zhí)膰焉’。此皆《春秋》之明證也!笔茄灾T侯卒哭以后時祭不廢之事也!夺尷酚衷弧胺踩陠十吶缓蠖E,於是遂以三年為節(jié),仍計除喪即吉之月,卜日而后行事,無復常月也。是以經書禘及大事,傳唯見莊公之速,他無非時之譏也”。如例所言,除喪即吉,禘遂以三年為常,則新君即位,二年而禘,五年又禘,八年又禘。僖八年“禘於大廟”,宣八年“有事于大廟”,定八年“從祀先公”,皆得三年之常期也。案元年“夫人姜氏薨”,當以三年喪畢而禘,再經三年,則九年乃可禘耳。而得八年禘者,哀姜喪畢,不為作禘。八年因禘祭乃致之,故計閔公之喪數(shù)之耳。昭十五年“有事於武宮”,計非禘年,而為禘者,《釋例》曰:“禘於大廟禮之常也,各於其宮時之為也,雖非三年大祭,而書‘禘’,用禘禮也。昭二十五年傳曰‘將禘於襄公’,亦其義也。三年之禘,自國之常,常事不書,故唯書此數(shù)事,祭雖得常,亦記仲遂叔弓之非常也!比缍糯搜,昭十五年雖非禘年,用禘禮,故稱禘也。鄭玄解《禮》三年一祫,五年一禘,杜解《左傳》都不言祫者,以《左傳》無“祫”語,則祫禘正是一祭,故杜以審諦昭穆謂之為禘,明其更無祫也。古禮多亡,未知孰是,且使《禮》、傳各從其家而為之說耳。劉炫云:以正經無“祫”文也。唯《禮記》、《毛詩》有“祫”字耳!夺屘臁肺模骸岸E,大祭也”。則祭無大於禘者,若祫大於禘,禘焉得稱大乎?

十三經注疏目錄】  【上一頁】  【春秋左氏傳注疏目錄】  【下一頁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文章錄入:tkgg    責任編輯:Gaoge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