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 > 文言專題 > 文言經(jīng)典 > 正文

夢溪筆談在線閱讀

作者:沈括 文章來源:本站整理
夢溪筆談

卷二十六 藥議

古方言“云母粗服,則著人肝肺不可去”。如枇杷、狗脊毛不可食,皆云“射入肝 肺”。世俗似此之論甚多,皆謬說也。又言“人有水喉、食喉、氣喉”者,亦謬說也。 世傳《歐希范真五臟圖》,亦畫三喉,蓋當(dāng)時驗(yàn)之不審耳。水與食同咽,豈能就口中遂 分入二喉?人但有咽、有喉二者而已。咽則納飲食,喉則通氣。咽則咽入胃脘,次入胃 中,又次入廣腸,又次入大小腸;喉則下通五臟,為出入息。五臟之含氣呼吸,正如治 家之鼓鞴。人之飲食藥餌,但自咽入腸胃,何嘗能至五臟?凡人之肌骨、五臟、腸胃雖 各別,其入腸之物,英精之氣味,皆能洞達(dá),但滓穢即入二腸。凡人飲食及服藥既入腸, 為真氣所蒸,英精之氣味,以至金石之精者,如細(xì)妍硫黃、朱砂、乳石之類,凡能飛走 融結(jié)者,皆隨真氣洞達(dá)肌骨,猶如天地之氣,貫穿金石土木,曾無留礙。自馀頑石草木, 則但氣味洞達(dá)耳。及其勢盡,則滓穢傳入大腸,潤濕滲入小腸,此皆敗物,不復(fù)能變化, 惟當(dāng)退洩耳。凡所謂某物入肝,某物入腎之類,但氣味到彼耳,凡質(zhì)豈能至彼哉?此醫(yī) 不可不知也。

余集《靈苑方》,論雞舌香以為丁香母,蓋出陳氏《拾遺》。今細(xì)考之,尚未然。 按《齊民要術(shù)》云:“雞舌香,世以其似丁子,故一名丁子香!奔唇穸∠闶且!度 華子》云:“雞舌香,治口氣!彼匀」适拢晒偃蘸u舌香,欲其奏事對答,其 氣芬芳。此正謂丁香治口氣,至今方書為然。又古方五香連翹湯用雞舌香,《千金》五 香連翹湯無雞舌香,卻有丁香,此最為明驗(yàn)!缎卵a(bǔ)本草》又出丁香一條,蓋不曾深考 也。今世所用雞舌香,乳香中得之,大如山茱萸,剉開,中如柿核,略無氣味。以治疾, 殊極乘謬。

舊說有“藥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之說。其意以謂藥雖眾,主病者專在一物, 其他則節(jié)級相為用,大略相統(tǒng)制,如此為宜,不必盡然也。所謂君者,主此一方者,固 無定物也。《藥性論》乃以眾藥之和厚者定以為君,其次為臣、為佐,有毒者多為使, 此謬說也。設(shè)若欲攻堅積,如巴豆輩,豈得不為君哉! 金罌子止遺洩,取其溫且澀也。世之用金罌者,待其紅熟時,取汁熬膏用之,大誤 也。紅則味甘,熬膏則全斷澀味,都失本性。今當(dāng)取半黃時采,干,搗末用之。

湯、散、丸,各有所宜。古方用湯最多,用丸、散者殊少。煮散古方無用者,唯近 世人為之。本體欲達(dá)五臟四肢得莫如湯,欲留膈胃中者莫如散,久而后散者莫如丸。又 無毒者宜湯,小毒者宜散,大毒者須用丸。又欲速者用湯,稍緩者用散,甚緩者用丸。 此其大概也。近世用湯者全少,應(yīng)湯者皆用煮散。大率湯劑氣勢完壯,力與丸、散倍蓰。 煮散者一啜不過三五錢極矣,比功較力,豈敵湯勢?然湯既力大,則不宜有失消息。用 之全在良工,難可定論拘也。

古法采草藥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當(dāng)。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辯 識耳,在藥則未為良時。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須取無莖葉時采,則津澤皆歸其根。 欲驗(yàn)之,但取蘆菔、地黃輩觀,無苗時采,則實(shí)而沉;有苗時采,則虛而浮。其無宿根 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時采,則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如今之紫草,未花時采,則根色鮮 澤;花過而采,則根色黯惡,此其效也。用葉者取葉初長足時,用芽者自從本說,用花 者取花初敷時,用實(shí)者成實(shí)時采。皆不可限以時月。緣土氣有早晚,天時有愆伏。如平 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則四月花。白樂天《游大林寺》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 花始盛開!鄙w常理也,此地勢高下之不同也。始筀竹筍,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 有五月方生者,謂之晚筀;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謂之晚稻。一 物同一畦之間,自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嶺、嶠微草,凌冬不凋,并、汾喬木,望 秋先隕;諸越則桃李冬實(shí),朔漠則桃李夏榮,此地氣之不同。一畝之稼,則糞溉者先牙; 一丘之禾,是后種者晚實(shí),此人力之不同也。豈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本草注》:“橘皮味苦,柚皮味甘”。此誤也。柚皮極苦,不可向口,皮甘者乃 橙耳。

按《月令》:“冬至麋角解,夏至鹿角解”。陰陽相反如此。今人用麋、鹿茸作一 種,殆疏也。又的刺麋、鹿血以代茸,云“茸亦血耳”,此大誤也。竊詳古人之意,凡 含血之物,肉差易長,其次筋難長,最后骨難長。故人自胚胎至成人,二十年骨髓方堅。 唯麋角自生至堅,無兩月之久,大者乃重二十余斤,其堅如石。計一晝夜須生數(shù)兩。凡 骨之頓成生長,神速無甚于此。雖草木至易生者,亦無能及之。此骨血之至強(qiáng)者,所以 能補(bǔ)骨血,堅陽道,強(qiáng)精髓也。頭者諸陽之會,眾陽之聚,上鐘于角,豈可與凡血為比 哉!麋茸利補(bǔ)陽,鹿茸利補(bǔ)陰。凡用茸,無樂大嫩。世謂之“茄子茸”,但珍其難得耳, 其實(shí)少力。堅者又太老。唯長數(shù)寸,破之肌如朽木,茸端如瑪瑙、紅玉者,最善。又北 方戎狄中有麋、麖、麈。駝鹿極大而色蒼,尻黃而無斑,亦鹿之類。角大而有文,瑩瑩 如玉,其茸亦可用。

枸杞,陜西極邊生者,高丈余,大可作柱,葉長數(shù)寸,無刺,根皮如厚樸,甘美異 于他處者!肚Ы鹨怼吩疲骸案手菡邽檎,葉厚大者是。”大體出河西諸郡。其次江池 間圩埂上者。實(shí)圓如櫻桃,全少核。暴乾如餅,極膏潤有味。

“淡竹”對“苦竹”為文。除苦竹外,悉謂之淡竹,不應(yīng)別有一品謂之淡竹。后人 不曉,于《本草》內(nèi)別疏淡竹為一物。今南人食筍有苦筍、淡筍兩色,淡筍即淡竹也。

東方、南方所用細(xì)辛,皆杜衡也,又謂之馬蹄香也:黃白,拳局而脆,乾則作團(tuán), 非細(xì)辛也。細(xì)辛出華山,極細(xì)而直,深紫色,味極辛,爵之習(xí)習(xí)如椒,其辛更甚于椒。 故《本草》云:“細(xì)辛,水漬令直!笔且远藕鈧螢橹。襄、漢間又有一種細(xì)辛,極 細(xì)而直,色黃白,乃是鬼督郵,亦非細(xì)辛也。

《本草注》引《爾雅》云:“蘦,大苦!弊ⅲ骸案什菀。蔓延生,葉似荷,莖青 赤!贝四它S藥也,其味極苦,故謂之大苦,非甘草也。甘草枝葉悉如槐,高五六尺, 但葉端微尖而糙澀,似有白毛,實(shí)作角生,如相思角,四五角作一本生,熟則角坼。子 如小匾豆,極堅,齒嚙不破。

胡麻直是今油麻,更無他說,余已于《靈苑方》論之。其角有六棱者,有八棱者。 中國之麻,今謂之大麻是也。有實(shí)為苴麻;無實(shí)為枲麻,又曰牡麻。張騫始自大宛得油 麻之種,亦謂之麻,故以“胡麻”別之,謂漢麻為“大麻”也。

赤箭,即今之天麻也。后人既誤出天麻一條,遂指赤箭別為一物。既無此物,不得 已又取天麻苗為之,滋為不然。《本草》明稱“采根陰乾”,安得以苗為之?草藥上品, 除五芝之外,赤箭為第一。此神仙補(bǔ)理、養(yǎng)生上藥。世人惑于天麻之說,遂止用之治風(fēng), 良可惜哉;蛞灾^其莖如箭,既言赤箭,疑當(dāng)用莖,此尤不然。至如鳶尾、牛膝之類, 皆謂莖葉有所似,用則用根耳,何足疑哉! 地菘即天名精也。世人既不識天名精,又妄認(rèn)地菘為火蘞;《本草》又出鶴虱一條, 都成紛亂。今按,地菘即天名精,蓋其葉似菘,又似名精,名精即蔓精也。故有二名。 鶴虱即其實(shí)也。世間有單服火蘞法,乃是服地菘耳,不當(dāng)用火蘞。火蘞,《本草》名稀 蘞,即是豬膏苗。后人不識,亦重復(fù)出之。

南燭草木,記傳、《本草》所說多端,多少有識者。為其作青精飯,色黑,乃誤用 烏柏為之,全非也。此木類也,又似草類,故謂之南燭草木,今人謂之南天燭者是也。 南人多植于延檻之間,莖如蒴藋,有節(jié);高三四尺,廬山有盈丈者。葉微似楝而小。至 秋則實(shí)赤如丹。南方至多。

太陰玄精,生解州鹽澤大中,溝渠土內(nèi)得之。大者如杏葉,小者如魚鱗,悉皆六 角,端正如刻,正如龜甲。其裙襴小墮,其前則下剡,其后則上剡,正如穿山甲相掩之 處全是龜甲,更無異也。色綠而瑩徹;叩之則直理而折,瑩明如鑒;折處亦六角,如柳 葉;馃^則悉解折,薄如柳葉,片片相離,白如霜雪,平治可愛。此乃稟積陰之氣凝 結(jié),故皆六角。今天下所用玄精,乃絳州山中所出絳石耳,非玄精也。楚州鹽城古鹽倉 下土中,又有一物,六棱,如馬牙硝,清瑩如水晶,潤澤可愛,彼方亦各太陰玄精,然 喜暴潤,如鹽堿之類。唯解州所出者為正。

稷乃今之穄也。齊、晉之人謂即、積皆曰“祭”,乃其土音,乃無他義也!侗静 注》云:“又名穈子!狈`子乃黍?qū)!洞笱拧罚骸熬S秬維秠,維穈維芑!倍、秠、 穈、芑皆黍?qū),以色別,丹黍謂之穈,音門。今河西人用穈字而音穈。

苦耽即《本草》酸漿也!缎录静荨酚种爻隹嗟⒁粭l。河西番界中,酸漿有盈丈 者。

今之蘇合香,如堅木,赤色,又有蘇合油,如膠,今多用此為蘇合香。按劉夢得 《傳信方》用蘇合香云:“皮薄,子如金色,按之即少,放之即起,良久不定如蟲動。 氣烈者佳也!比绱藙t全非今所用者,更當(dāng)精考之。

薰陸即乳香也。本名薰陸,以其滴下如乳頭者,謂之乳頭香;熔塌在地上者,謂之 塌香。如臘茶之有滴乳、白乳之品,豈可各是一物?

山豆根味極苦,《本草》言味甘者,大誤也。

蒿之類至多。如表蒿一類,自有兩種:有黃色者,有青色者。《本草》謂之青蒿, 亦恐有別也。陜西綏、銀之間有青蒿,在蒿叢之間,時有一兩株,迥然青色,土人謂之 香蒿,莖葉與常蒿悉同,但常蒿色綠,而此蒿色青翠,一如松檜之色。至深秋,余蒿并 黃,此蒿獨(dú)青,氣稍芬芳?止湃怂,以此為勝。

按,文蛤即吳人所食花蛤也,魁蛤即車螯也,海蛤今不識。其生時但海岸泥沙中得 之,大者如棋子,細(xì)者如油麻粒。黃、白或赤相雜,蓋非一類。乃諸蛤之房,為海水礱 礪光瑩,都非舊質(zhì)。蛤之屬其類至多,房之堅久瑩潔者,皆可用,不適指一物,故通謂 之海蛤耳。

今方家所用漏蘆,乃飛廉也。飛廉一名漏蘆,苗似箬葉,根如牛蒡、綿頭者是也。 采時用根。今閩中所用漏蘆,莖如油麻,高六七寸,秋深枯黑如漆,采時用苗。《本草》 自有條,正謂之漏蘆。

《本草》所論赭魁,皆未詳審,今赭魁南中極多,膚黑肌赤,似何首烏。切破,其 中赤白理如檳榔。有汁赤如赭,南人以染皮制靴,閩、嶺人謂之余糧。《本草》禹余糧 注中所引,乃此物也。

古龍芮今有兩種:水中生者葉光而末圓;陸生者葉毛而末銳。入藥用生水者。陸生 亦謂之天灸,取少葉揉系臂上,一夜作大泡如火燒者是也。

麻子,海東來者最勝,大如蓮實(shí),出屯羅島。其次上郡、北地所出,大如大豆,亦 善。其余皆下材。用時去殼,其法取麻子帛包之,沸湯中浸,候湯冷,乃取懸井中一夜, 勿令著水。明日,日中暴干,就新瓦上輕挼,其殼悉解。簸揚(yáng)取肉,粒粒皆完。 更多夢溪筆談的文章 返回目錄頁

請你點(diǎn)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文章錄入:09ping    責(zé)任編輯:Gaoge
隨機(jī)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