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寫作 > 寫作指導

學寫隨筆

[移動版] 作者:佚名 發(fā)布時間:02-16

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手寫來,不拘一格。隨筆也稱“”、“斷想”、“雜感”、“隨想”、“隨記”等。隨筆的寫作可以敘事,可以議論,可以抒情,形式多樣,不拘一格,篇幅短小。優(yōu)秀的隨筆以借事抒情、夾敘夾議、語言洗煉、意味雋永為其特色。巴金的《隨想錄》、魯迅的《魯迅日記》、法國蒙田的《蒙田筆記》、英國培根的系列隨筆《論人生》、《論美》、古代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等都是享譽盛名的隨筆典范。中學生學寫隨筆,對提高認識能力和表達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隨筆簡介(什么是隨筆) 

【基本要求】

1、能對閱讀的內容產生自己的見解,并把感受隨時寫下來。

2、能及時地把生活中所見、所感、所思記下來。

3、寫隨筆能做到有中心、有內容、有一定的語言表現(xiàn)力。

【學習引導】

1.深入文本,迸發(fā)火花

寫閱讀隨筆,必須認真閱讀文本,迸發(fā)出思維火花,才能寫出有獨到見解的感想來。

閱讀的核心是思維,我們必須在閱讀時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追蜃釉缭趦汕昵熬椭赋觯骸皩W而不思則罔”,指出光讀書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愛因斯坦總結自己的學習體會說:“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如果只是被動地接受書中的觀點,那么,書讀得再多,也只是別人的雜亂文章的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可能有自己獨到的感受。洪邁《容齋隨筆》全文閱讀(上)(1-8卷) 

對閱讀內容進行獨立思考必須要有自己真切的感受體驗。閱讀的過程是個切己體驗的過程。我們應當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作者的情感,感悟讀物的主旨,切不可無動于衷,冷若冰霜。我們要沉浸到文章之中,才能獲取真切體驗。

對閱讀內容進行獨立思考必須要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文中描述的情景是否符合客觀實際,文中記敘的人物是否值得肯定等等,都要去進行判斷,切不可人云亦云,盲目跟隨。古人云:“全信書不如無書!闭f的就是這個道理。

對閱讀內容進行獨立思考必須形成心得認識。在閱讀中,必須積極思維,既不可人云亦云,也不可固執(zhí)己見,要在不斷地思維辨析比較中形成新的認識,從而不斷提升思想認識水平。唯有如此,才能使閱讀成為碰撞、交融、內化的過程。

對閱讀內容進行獨立思考,還必須要善于質疑,即善于提出問題。思考是從問題開始的,要思前想后,多問幾個為什么,并進行深入的思考探究,從而形成自己獨到的真切的見解。

在獨立思考思考的基礎上,應當隨時寫下自己的感受、認識和見解。我們可以運用以下形式來寫隨筆。

批注。這是一種常見的隨筆形式。所謂批注,就是一邊讀,一邊在書眉、書邊隨時寫下評點!吨廄S評點〈石頭記〉》、列寧的《哲學筆記》等都是這類批注的最高典范。批注具有讀記同步、省時省力的特點。容齋隨筆簡介

讀后感。讀后感是閱讀后因有感觸或受到啟發(fā)而寫的心得體會,這是一種極為重要的隨筆形式。讀后感的內容十分廣泛。可以寫從書中領悟到的道理,或記述得到啟發(fā)后引起的思考與聯(lián)想;可以表述零碎的感受,也可以闡述系統(tǒng)的見解。

2.體察生活,捕捉思想

生活隨筆,是隨筆中的一大重點。它可以敘述,可以議論,可以抒情,可以描繪,多種形式,任你調遣。寫好生活隨筆,重在體察生活,捕捉稍縱即逝的感想,在生活中獲得感受,生發(fā)正確而獨到的見解、認識和思想。

(1)由觀而感,由感而思

及時地記錄所見所聞所思,必須養(yǎng)成仔細觀察生活的習慣。要立足生活,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開放五官,悉心體驗。幾乎所有的大作家都強調觀察的重要性。魯迅說:“如要創(chuàng)作,第一需要觀察”,“對任何事物,必須觀察準確,透徹,才好下筆”。高爾基說,觀察對于他,“已經成為習慣”。而對契柯夫來說,觀察“仿佛變成第二天性”。他們都有一種“能夠看見許多別人覺察不到的東西”的本領。我們要靠自己細致、敏銳、思考的慧眼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從生活中“見”到更多的東西。

要及時地記錄所見、所感、所思,就必須真心地投入生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整個心靈去擁抱生活,細心體察,充分感受。只要我們做生活的熱心人,持久地用心地去感受體驗,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去愛、去恨,去憂、去喜,就一定會有豐富的體驗和感受。俄國偉大的文學家托爾斯泰說過:“藝術起源于一個人為了要把自己體驗過的感悟傳達給別人,在自己心里重新喚起這種情感,并用某種外在的標志表達出來!蔽覀冎挥腥硇牡赝度氲缴詈Q笾校カ@得這種深刻的“體驗過的感情”。

要及時地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感、所思,還必須啟動思維,由“觀”而“感”,由“感”而“想”,讓整個心靈充分放飛,探究事物所蘊含的深層意義。黑格爾說:“作者們不僅要在世界里看得很多,熟悉外在和內在的現(xiàn)象,而且還要把眾多的東西擺在胸中玩味。”這“玩味”就是要開啟大腦,反復思考、分析、探究,“從一般小事中找出別人想不到的問題來”(愛因斯坦語),發(fā)掘與自己心靈相碰撞的有價值的東西來。其實,我們周圍有許多事情都蘊含著豐富的意義。古人從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想到了做人應當像蓮那樣高潔正直;阿拉伯人從“一根筷子容易斷,一把筷子難折斷”領悟到了“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文學巨匠魯迅從野草中悟到偉大的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只要我們善于思考,就能生發(fā)出豐富的感想來。

(2)隨感而發(fā),及時記錄

我們在生活中有了所見所聞,所感所思,還得及時地把它記錄下來,經常地堅持不懈地寫下隨筆,對提高寫作能力,豐富素材、提高思維品質和思想素養(yǎng)是極有意義的。

我們應當向作家們學習,常備一本筆記本,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思隨時記下來。其中寫日記是一種重要的好形式。日記不但形式十分靈活,可長可短,可敘可議,可描寫,可抒情,可說明,而且內容也非常廣泛?梢院i熖炜眨瑹o所不談。大凡作家名人都有寫日記的習慣,許多老師從指導學生寫日記入手,使作文水平明顯提高。

寫隨筆可以促進觀察能力、思考能力的提高,在寫的同時,反過來可以使我們觀察得更細致些,感受得更細膩些,思考得更深刻些。實踐證明,經常寫隨筆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思想素養(yǎng)都是極其有效的。

⑶寫隨筆當然應該有中心有內容,有語言表現(xiàn)力。

這在第一節(jié)中已有闡述,不再贅言。

【能力聚焦】

用150字左右寫一段讀魯迅小說《一件小事》的讀后感。

讀后感是閱讀隨筆中的常見形式。這一試題要求寫出閱讀《一件小事》后的感想。必須認真閱讀文章,抓住感受最深的一點闡發(fā)議論。如魯迅的自我批判自我解剖精神、魯迅的向勞動人民學習的精神、從平凡中開掘偉大的敏銳思想等。

【實踐平臺】

1.從前某地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金礦。人們一窩蜂地擁去。但波濤洶涌的大江擋住了必經之道。有人準備繞道而走,有人試著冒險游泳過去。一位聰明人買了一條船在此開始營運收費,他獲取的收益遠比淘金者豐厚。他說:“為什么非要去做大家都想到了的事呢?”

提示:

這則材料可闡發(fā)的思想有:創(chuàng)新精神是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

2.⑴在上海,一項對1500名中小學生的調查表明:51.9%的學生長期由家長整理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74.4%的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離開父母就束手無策,只有3.4%的學生偶爾做些簡單的家務。

⑵在北京,對某小學一年級一個班的調查表明:該班44名學生中,家長每天幫助整理書包的17人,家長為孩子洗手絹的29人,家長幫穿衣服的26人,家長不陪讀就不做作業(yè)的21人。

提示:

這是一則生活隨筆的試題。這里的兩則材料,反映的是我國兩個大城市中小學生勞動(主要是料理生活的家務勞動)的現(xiàn)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從這些材料可以提煉以下觀點:

1.必須大力加強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

2.家長應多為子女的成材著想。

3.青年學生應該努力培養(yǎng)自立自強的能力。

查看更多學寫 隨筆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