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末舉進士未中第,天寶末獻《三大禮賦》,玄宗召試文章,授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與李白、高適、岑參等友好。不第后曾與李白、高適等游大梁(今開封)及齊、趙。他的詩遠承《詩三百篇》《樂府》、漢魏齊梁,近承陳(子昂)、沈(期)、宋(之問)和其祖杜審言,兼?zhèn)浔婓w,獨創(chuàng)一格。詩的內(nèi)容多反映盛唐由盛轉(zhuǎn)衰,安史之亂和肅宗、代宗時的現(xiàn)實,所以被稱為“詩史”,杜甫也被公認為同情人民忠于國家的古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安史之亂時,他從賊中逃至鳳翔,見肅宗拜左拾遺。宰相房隨玄宗入川時,曾建議封諸王,后永王反,更為肅宗所不滿,借故貶官。杜甫上疏諫,認為不應(yīng)以此借故貶宰相,肅宗怒,幾乎處罪,后被出為華州司功參軍。他后來棄官去秦州,由秦州入川,依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嚴武死,他住過梓州,后到夔州,準(zhǔn)備出峽。出峽后到過公安、江陵、岳陽,代宗大歷三年死于耒陽。
宋人趙次公有《杜詩注》,郭知達有《九家集注杜詩》,蔡夢弼有《草堂詩箋》。明人有王嗣《杜臆》。清人有錢謙益的《錢注杜詩》,后來有仇兆鰲《杜少陵集詳注》,楊倫《杜詩鏡銓》,這兩部書是比較好的。其他還有金圣嘆《杜詩解》、浦起龍《讀杜心解》等。山東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蕭滌非主編有《杜詩集注》。
這首《望岳》詩是杜甫落第后往游齊、趙時所作,當(dāng)在開元二十四、二十五年間,和《登兗州城樓》詩寫作年代相近。杜甫的父親杜閑這時官兗州司馬。可能當(dāng)時急于省親,來不及登泰山,所以寫了《望岳》。入山作微觀,有時還不如在山外作宏觀。蘇軾詠廬山詩就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慨嘆。這首詩就是從宏觀角度對整個泰山作審美觀照的。
首句:“岱宗夫如何?”“岱宗”,古代認為泰山是五岳之宗!端吹洹罚骸皷|巡狩,至于岱宗,柴(祭名)。”“夫如何”,那(山)怎樣呢,用意在說泰山名不虛傳。第二句“齊魯青未了”,是說泰山橫跨齊、魯兩國之地,一片青黛色,似乎沒有盡頭。劉辰翁評:“只五字雄蓋一世!边@時盛唐氣象未衰,杜甫又是“裘馬頗輕狂”的少年,還不因自己一時得失系懷,所以詩句寫得很宏壯。下二句“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這是更作一番仔細觀察后寫出來的,是說大自然造物者集中靈秀之氣在此山,自然有無限神妙!案睢,意為山高如劍鋒,所以用“割”字。山北少見日光山南日光照耀,所以一山昏曉不同。王維《終南山》:“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币馑己瓦@兩句相近。這兩句承神秀而言,講山色的變幻。以上四句寫出了泰山的宏偉景色,而下面四句則寫詩人的感受。五、六句“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前句是說倏忽間生出重重云海,像動蕩在自己的胸際。泰山的靈秀又轉(zhuǎn)為奇壯。下句“決眥”,本于曹植《冬獵》篇:“張目決眥。”“決眥”是把眼睛睜得大大的意思。全句寫目送飛鳥歸山,凝神瞪視,才看到山鳥如何飛進高山的。全詩首二句作整體的初望,次二句寫被山的靈秀所吸引,作深層次、多角度的仔細觀望,像畫圖一樣昏曉色彩分明。而五、六二句寫被誘發(fā)了主體感情時的凝神遠望,這是一種云生鳥飛存在于大自然中的自由境界,由此反映了詩人英姿勃發(fā)的情態(tài)。這六句全在“望”字上下工夫。望的感受層次愈深,想登山的意愿也就愈迫切,可能想省親之后就回來上泰山。所以結(jié)語有想象色彩:“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边@二句并非有意套用《孟子·盡心上》所說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句,而是想到不久之后總要來親身登上最高峰,其他的小山,就會像培一樣,匍匐低首在下方。杜甫有意無意之間抒發(fā)了他的壯懷,“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這樣的懷抱如能實現(xiàn),就近乎“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了。
浦起龍《讀杜心解》評全詩:“杜子心胸氣魄,于斯可觀!边@是一首有對偶的古體詩,氣勢雄渾。(人教版,九年制義務(wù)教育語文初中第一冊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