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園主景黃石假山,筑于城曲草堂樓廳之前,石塊大小相間,手法逼真自然。假山東半部較大,自廳前石徑可通山上東側(cè)的平臺及西側(cè)的石室;平臺之東,山勢增高,轉(zhuǎn)為絕壁,直削而下,臨于水池,絕壁東南設(shè)磴道,依勢下至池邊,此處氣勢為全山最精彩處,假山西半部較小,自東而西逐級降低,坡度漸緩,止于小廳右壁。東西兩半部之間有谷道,兩側(cè)削壁如懸崖。而絕壁東臨水池,假山體量與池面寬度配合適當,空間相稱。山上不建亭閣,而于山頂山后鋪土之處,散置十余種花木,隨風搖曳,平添了山林趣味。而池水隨假山向南伸展,曲橋架于水上,池南端有閣跨水而筑,稱“山水閣”,隔山與城曲草堂相對,形成以山為主體的優(yōu)美景區(qū)。
網(wǎng)師園
網(wǎng)師園,地處蘇州古城東南隅闊家頭巷,被譽為蘇州園林之“小園極則”,堪稱中國園林以少勝多的典范。
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12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拙政園
拙政園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為明代弘治進士、御史王獻臣棄官回鄉(xiāng)后,在唐代陸龜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舊址處拓建而成。取晉代文學家潘岳《閑居賦》中“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句意,將此園命名為拙政園。王獻臣在建園之期,曾請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為其設(shè)計藍圖,形成以水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風景的園林。王獻臣死后,其子一夜豪賭,將園輸給徐氏,其子孫后亦衰落。明崇禎四年(1631)園東部歸侍郎王心一,名“歸田園居”!@中部和西部,主人更換頻繁,乾隆初,中部復園歸太守蔣?所有。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進駐蘇州,拙政園為忠王府,相傳忠王李秀成以中部見山樓為其治事之所。光緒三年(1877)西部歸富商張履謙,名“補園”。解放后,在黨和政府的關(guān)心下,進行搶修,一代名園得到了保護,并于1952年正式對外開放中、西部部分,1960年東部整修
完畢,東、西、中三部分完整開放,1961年3月4日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12月4日,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藝圃
藝圃,地處金、閶二門間的文衙弄。園景開朗,風格質(zhì)樸,較多地保存了建園初期的格局。有其較高的歷史與藝術(shù)價值。
全園有地僅為五畝,以約占五分之一的池水為中心。水面集中,其東南及西南兩角,各有水灣伸出,并于水口之上各架形制不同的石板橋一座,故而水面顯得開闊流動,絕無擁塞局促之感。池水之北多建筑,博雅堂為園中主要廳堂,其南端有小院,設(shè)湖石花臺,院南臨池處,建有水榭五間,兩側(cè)廂房則與池水東、西兩面的廂房相連。池水之南為假山,以土堆成,臨處之處,則以湖石疊成絕壁、危徑,既多變化又較自然。于池北遠望此處,山石嶙剛,樹木蔥郁,給人以奇秀之美、山林之趣,成為園中的主要對景。此種以池水、石徑、絕壁相結(jié)合的手法,為明清蘇州一代造園家所常用,取法自然而又力求超越自然。池水之東有乳魚亭,系明代遺物,外有小徑與各處相通。池水之西,有芹廬小院,以圓洞門與其它景區(qū)相隔而又相連。步入院門,即可見院中有小池,似與大池相通。這在蘇州園林中還屬于孤例。院中散置湖石花木,為園內(nèi)最為避靜之處。
環(huán)秀山莊,位于蘇州城中景德路,面積僅為3畝,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底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chǎn)委員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環(huán)秀山莊占地不大,但其內(nèi)湖石假山為中國之最。據(jù)載,此山為清代疊山大師戈裕良,雖由人作,有如天開,盡得造化之妙,堪稱假山之珍。環(huán)秀山莊亦因此而馳名。
此園本是五代吳越錢氏“金谷園”舊址。其后屢有興廢。清代乾。1736-1795)以來,蔣(楫)、華(沅)、孫(士毅)三家先后居于此處,掘地為池,疊石為山,造屋筑亭于其間。道光29年(1847)成為汪氏宗祠“耕耘山莊”的一部分,更名“環(huán)秀山莊”,又稱“頤園”。
園內(nèi)地盤不大,園外無景色可借,造景頗難。但因布局設(shè)計巧妙得宜,湖山、池水、樹木、建筑,得以融為一體;而於假如山一座、池水一灣,更是獨出心裁,另辟蹊徑,兩者配合,佳景層出不窮。望全園,山重水復,崢嶸雄廳;入其境,移步換景,變化萬端。
湖石假山占地僅半畝,而峭壁、峰巒、洞壑、澗谷、平臺、磴道等山中之物,應有盡有,極富變化。池東主山,池北次山,氣勢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