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中華文化 > 民俗

維吾爾族簡介

[移動版] 作者:東方神龍

維吾爾族簡介

人口: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時維吾爾族人口為721.443萬人;2000年人口普查時維吾爾族總?cè)丝跒?39.94萬人。其中:男性427.29萬人,女性412.65萬人;性別比為103.55。

語言:

維吾爾族說維吾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的西匈語支,分中心、和田、布羅三個方言。8世紀曾用過突厥如尼文,9--15世紀用過回鶘文,現(xiàn)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chǔ)的維吾爾文。

習俗:

喝奶茶,主食為“囊”,拉面。

節(jié)日和待客時,往往用羊肉、羊油、胡蘿卜、葡萄干、洋蔥、和大米一起煮成飯,以手抓食。

平日吃的水果很多,連煮粥、作包子和點心都離不開水果。

囊、抓飯、茶、奶、瓜果是必備的飲食品。

維吾爾族人個個能歌善舞,節(jié)日慶典大家一起載歌載舞。無論男女老幼都喜歡戴“朵帕”(四楞小花蚓)。他們的壁毯和絲綢極富藝術(shù)特色

歷史上曾先后信奉過薩滿教、摩尼教、景教、襖教和佛教。10世紀末葉伊斯蘭教傳入,一直到今天仍然信奉伊斯蘭教。

歷史文化遺產(chǎn)有《十二木卡姆》、《突厥語大詞典》、《福樂智慧》以及大量的民族醫(yī)學(xué)文獻等。

維吾爾族的音樂歌舞蜚聲國內(nèi)外,民族樂器品種多樣,造型精巧,民族服飾風格獨特。

居住地:

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喀什、和田一帶和阿克蘇、庫爾勒地區(qū),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另外在湖北的桃源、常德也有3000余人。全國各地均有散居

歷史發(fā)展:

“維吾爾”意為“團結(jié)”、“聯(lián)合”。不同時期對它的稱謂不同,北魏時稱“袁紇”、“烏護”,隋朝時稱“韋紇”,唐時稱“回紇”、“回鶘”,元、明時稱“畏兀兒”。

維吾爾族的先民可追溯至前3世紀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在貝加爾湖一帶。一世紀末逐漸向南遷,以后便與當?shù)匾恍┕糯褡逑嗳诤。一千多年前,維吾爾族的先世鐵勒是西突厥汗國的一部分,唐朝天寶三年(744),回紇以鄂爾渾河流域為中心建立了游牧的回紇汗國,與唐朝保持友好的從屬關(guān)系。

公元788年回紇改稱回鶘,9世紀,回鶘大部分西遷入高昌、龜茲、于闐以西地區(qū),在與當?shù)孛褡彘L期相處中,還融合了部份吐番人、契丹人等,吸收了蒙、漢、藏等民族成份。逐漸發(fā)展為近代維吾爾族。西遷的回鶘人曾先后在中亞和新疆地區(qū)建立過喀喇(哈拉)汗國、高昌王國,并參與察合臺汗國和葉爾羌汗國的活動。

查看更多民族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