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間,我曾數(shù)十次到過日光城拉薩,每次看到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像用一種特制的清水洗過的寶石一樣清爽。說話的聲波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觸摸到藍天。有人在描述拉薩的天空時講了這么一句話:“掬藍天洗臉”,說得實在精妙。我則常常這樣想,也許有貼著山頂?shù)陌自朴骋r,拉薩天空的湛藍才越發(fā)顯得深邃、純凈。也許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它的湛藍也更加鮮活、美麗。
拉薩天空的藍色是屬于那種純粹得淋漓盡致、無拘無束的色彩。它藍得可以發(fā)出聲音,它可以把你的視線凍結,使之長久地凝固在天幕的某個地方,讓你盡情而貪婪地享受人間的碧藍所帶來的無限寬闊。我站在這個城市里任何一條并不講究的街頭或陋巷中,都會看到許多人在熒屏上和書本上看到過的那座高大的、依山而建的氣勢磅礴的房子———布達拉宮,它頭頂?shù)奶炜赵谝荒晁募局胁还苁巧疃是盛夏都凈藍凈藍的發(fā)亮。有了這藍天,布達拉宮的雄偉、壯麗變得更加神秘、誘人!于是,我有了這樣的猜想:拉薩的天空之所以這么湛藍,就是因為有這座獨特的圣殿,如果少了它,拉薩的天空就會冷得像結了冰,寂寞得像一所空房子。
在藏語中,拉薩是“圣地”的意思。那么,這湛藍的天空就是“圣地”的窗簾了。
就在浮云碧空下的石塊砌成的通往大昭寺路上,我不時地能看到一些磕著長頭的虔誠的信徒,他們全身伏地,朝圣拜佛,一步一磕頭,用即使伸長了仍然佝僂的身體丈量著大地。衣折里雪霜攪和著的沙塵和滿臉的滄桑告訴人們,他們是從遙遠的山那邊河那邊匍匐而來的。這些朝覲者的手上戴著皮套,兩個膝蓋上扎綁著護膝,他們做好了應付旅途上一切艱險磨難的準備,然而他們心靈上因急切企盼而聚集的灼痛,因極度寂寞而結痂的傷痕,卻是什么也難以撫慰和彌合的。漫長的朝圣路上,他們只知道磕頭,從不說話。沒有話語反而顯得他們說了許多話。現(xiàn)在大昭寺就在眼前了,這是他們此行的終極目的地,也是極輝煌極鼓舞人心的最后一段里程。據(jù)說,磕長頭到“圣地”來朝拜,一個人一生中只有一次。我沒有想到在這些朝拜者的隊伍里,竟然有一個藏族少年,他認真磕長頭的動作卻怎么也掩蓋不了他的笨拙。只剩下最后一個長頭的距離,他就到大昭寺了,他卻沒有磕這個長磕,突然站起來,大喊一聲:“拉薩!我的親娘!”喊完后,他覺得肚子好像餓空了,靜靜地伏臥在地上,舒展著四肢,傾聽著日光城從地心里傳來的呼喚藏家兒女的聲音。
藏族少年的頭不偏不倚地正朝著布達拉宮的方向。他從阿爺?shù)淖炖锞椭,這圣殿的墻上彩繪著文成公主當年進藏的故事,他此次進日光城就是為了親眼看看這位祖祖輩輩受到藏家人尊敬的公主的銅塑鎏金像。
就在藏族少年全身伏地在大昭寺前虔誠地朝拜時,布達拉宮的金頂在藍天下格外耀眼,閃金閃銀。有一朵白云飄飄而來,打掃著天空的灰塵……
1、在藏語中,拉薩是( )的意思,拉薩最有名的建筑是( )。
2、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填空,并仿寫兩組。
( )的天空 ( )的房子 ( )的布達拉宮
( )的信徒 ( 。。ā 。
3、請用“ ___ ”畫出文章中的一句比喻句。
4、從第一段來看,日光城拉薩的天空有( )的特點
5、作者為什么認為用“掬藍天洗臉”來描述拉薩的天空說得實在精妙?
A、拉薩下的雨很清,洗臉用正好。
B、拉薩的人民在藍天下洗臉,心情很好。
C、形象地說出了拉薩天空的魅力,同時帶有一定的夸張性,表達了對拉薩的喜愛
D、拉薩天氣很好,環(huán)境很好,根本用不著洗臉。
6.如何理解第三段“這湛藍的天空就是‘圣地’的窗簾了”?
7、文章中作者用細膩的筆觸生動形象地刻畫了兩幅民族風情,請概括這兩幅畫的內容,并闡述兩幅畫共同體現(xiàn)了怎樣的民族情?
8、文章為什么要寫這些虔誠的信徒,是迷信嗎?
答案:
1、圣地 布達拉宮 2、 湛藍的天空 氣勢磅礴的房子 雄偉的布達拉宮 虔誠的信徒(后2題略) 3、在藏語中,拉薩是“圣地”的意思。那么,這湛藍的天空就是“圣地”的窗簾了。 …點此查看六年級課外閱讀訓練參考答案100則(本文答案在答案頁第9頁)…7、①眾信徒虔誠地前往大昭寺朝覲;藏族少年朝拜大昭寺(或:藏族少年朝拜文成公主)。②兩幅畫共同體現(xiàn)了藏族人民虔誠的宗教信仰,也體現(xiàn)的藏族的宗教文化。 8、文章最后兩段揭示了全文的主旨:正是民族文化的交流,民族間的融合,在促進自身民族發(fā)展的同時,也匯鑄壯大了絢麗的中華文明,這才使得拉薩的天空具有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