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 > 文言專題 > 文言經(jīng)典 > 正文

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志銘

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志銘

君諱平,字秉之,姓許氏。余嘗譜其世家②,所謂今泰州海陵縣主簿者也。君既與兄元相友愛稱天下,而自少卓犖不羈,善辯說,與其兄俱以智略為當(dāng)世大人所器③。寶元時,朝廷開方略之選,以招天下異能之士,而陜西大帥范文正公④、鄭文肅公爭以君所為書以薦⑤,于是得召試,為太廟齋郎,已而選泰州海陵縣主簿。貴人多薦君有大才,可試以事,不宜棄之州縣。君亦常慨然自許,欲有所為。然終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噫!其可哀也已。

士固有離世異俗,獨行其意,罵譏、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無眾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齟齬固宜⑥。若夫智謀功名之士,窺時俯仰以赴勢物之會,而輒不遇者,乃亦不可勝數(shù)。辯足以移萬物,而窮于用說之時;謀足以奪三軍,而辱于右武之國⑦,此又何說哉!嗟乎!彼有所待而不遇者,其知之矣。

君年五十九,以嘉祐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揚子縣甘露鄉(xiāng)某所之原。夫人李氏。子男瓌,不仕⑧;璋,真州司戶參軍;琦,太廟齋郎;琳,進(jìn)士。女子五人,已嫁二人,進(jìn)士周奉先、泰州泰興縣令陶舜元。

銘曰:有拔而起之⑨,莫擠而止之。嗚呼許君!而已于斯,誰或使之?

注釋

①泰州海陵縣:現(xiàn)在的江蘇省泰縣。

②譜:為……做家譜。

③器:器重。

④范文正公:名仲淹,字希文,蘇州吳縣人。為宋名臣。

⑤鄭文肅公:名戩,字天休,蘇州吳縣人。

⑥齟齬(jǔ yǔ):這里指政治意見不合。

⑦右武:崇尚武道。

⑧不仕:不出來做官。

⑨起:使……起。

譯文

先生名平,字秉之,姓許。我曾經(jīng)編過他的家譜,他就是家譜上邊所說的現(xiàn)在任泰州海陵縣的主簿。先生不但與兄長許元相互友愛而被天下稱贊,而且從少年時就超出一般人,他從不受約束,擅長辯論,與哥哥都因富有才智謀略而被當(dāng)世的大人先生所器重。仁宗寶元(1038—1040)年間,朝廷開設(shè)方略科,以招納天下具有特異才能的人才,當(dāng)時陜西大帥范文正公(范仲淹的謚號)、鄭文肅公(鄭戩的謚號)爭相寫信推薦先生,因此,他被征召進(jìn)京應(yīng)試,結(jié)果被任命為太廟齋郎,不久被選派做泰州海陵縣主簿。朝中的大臣多薦舉先生有雄才大略,應(yīng)該任用做重要的事以考驗他,不應(yīng)該把他放置在州、縣做一般官吏。許君也曾經(jīng)意氣慷慨,自信自負(fù),想有一番作為。但終究沒能有一次顯示自己才智的機會就死去了。唉!真令人哀傷啊。

讀書人當(dāng)中本來就有那種遠(yuǎn)離塵世、與世俗不合,一味按自己的意圖行事的人,即使受到諷刺謾罵、嘲笑侮辱、窮苦愁困都不后悔,他們都沒有一般人那種對名利的營求之心,而對后世有所期望,因此他們的失意、不合時宜也是應(yīng)該的。至于那些富有機智謀略、追求功名利祿的讀書人,企圖利用時世的變化,去營求權(quán)勢和物利,卻往往不能得志的,也是難以數(shù)記的。然而,才辯足以改變一切事物,卻在重用游說的時代困窮;智謀足以奪取三軍的統(tǒng)帥,卻在崇尚武力的國家遭受屈辱,這種情況又怎么解釋呢?唉!那些對后世有所期待、遭受困厄卻不后悔的人,大概知道其中的原因吧!

許君死時五十九歲,在仁宗嘉祐(1056—1063)某年某月某日葬于真州揚子縣甘露鄉(xiāng)某地的原上。夫人姓李。長子名瓌,沒有做官;次子名璋,任真州司戶參軍;三子名琦,任太廟齋郎;四子名琳,中了進(jìn)士。五個女兒,已經(jīng)出嫁的兩個,一個嫁于進(jìn)士周奉先,一個嫁于泰州泰興縣令陶舜元。

墓碑上的銘文是:有人提拔而任用他,沒有誰排擠而阻礙他。唉!許君卻死于小小的海陵縣主簿的官位上,是什么人使他這樣的呢?

賞析

許平是個終身不得志的普通官吏。在這篇墓志銘中作者主要是哀悼許平有才能而屈居下位的悲劇。第一段寫許君有大才卻終不得用的事實;第二段以離俗獨行之士和趨勢窺利之士的不遇,來襯托許君的不得志;第三段寫許君的后事;第四段銘文只二十余字,概括許平一生遭遇,隱含強烈的悲憤。全文議論較多,情調(diào)慷慨悲涼。 

點此選購正版圖書】   上一篇:送天臺陳庭學(xué)序原文、注釋、翻譯與賞析

下一篇:游褒禪山記原文、注釋、翻譯與賞析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文章錄入:09ping    責(zé)任編輯:Gaoge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