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寫作 > 寫作指導

對照式議論文的寫法

[移動版] 作者:honghemin 發(fā)布時間:09-12

對照式議論文的寫法

編者按:本文由華語網(wǎng)會員honghemin供稿,部分材料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犯你的版權,請即時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相關內容,并致以誠摯的歉意。

下面我們學習對照式議論文的寫法

對照式

對照式,是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論證的一種結構模式。

引論(提出論點)

正面提出論點

正面論證 正面論據(jù)論證

本論  正面小結   對比

反面提出論點

反面論證 反面論據(jù)論證

反面小結

結論(總結全文)

例文1:

說“一”

在中國的漢字里,要數(shù)“一”字最簡單,沒有哪個字比它一覽無余的了。記得小時候認字,也就是從它開始的。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他漸漸領悟到,這個“一”字還挺復雜的,并非一覽無余,倒是很耐人尋味的,正如古人所說,“細雨落成河,粒米積成籮”。這“一”字里面還真大有文章。(提出論點)

乍看起來,一滴水珠平淡無奇,微不足道,但當數(shù)不清的水珠匯集成浩瀚的長江時,那就氣勢磅礴蔚為奇觀了?墒,古往今來的大多數(shù)詩人、作家,都只贊嘆那奔騰不息的長江,諸如“濤似連山噴雪來”、“大江翻瀾神曳煙”之類,很少有人為這小小的水滴唱贊歌。如今,我倒要為它打抱不平,不管這“濤”也好“瀾”也好,離開了這一滴一滴的水珠,又能成什么氣候呢?倒是宋代大詩人蘇軾比較公正,他在《贈龍光長老》一詩中說得好:“竹中一滴曹溪水,漲起兩江十八灘。”一滴水的力量多么大啊!由此我聯(lián)想到:四個現(xiàn)代化的宏偉藍圖是壯觀的,但這千秋大業(yè)得從“一”字著手。我們今天學一個英文單詞,解一道數(shù)學習題,日積月累,將來就能為社會主義大廈添磚加瓦;我們今天節(jié)約一分錢、一度電、一斤煤、一尺布,天長日久,就能積攢豐富的物質財富。有人算過這樣一筆帳,全國九億人口,如果每人每天節(jié)約一分錢,一年就是人民幣三十二億多元。如果用這筆錢進行城市建設,可以建設居民住宅兩千多萬平方米?,這是一個多么大的數(shù)字啊!這樣大的數(shù)字偏偏來源于“一”,難道這個客觀存在不值得我們贊美嗎?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穿的那件白襯衫,竟補上幾十處地方。這件補釘疊補釘?shù)囊r衫,正是中國人民發(fā)揚“一”字精神的生動寫照。(正面論證)

浩瀚的大海固然離不開點滴的水珠,但一滴水珠也決不能離開大海。我曾經(jīng)聽說過這么一個寓言:有一滴水珠自以為了不起,它不愿匯聚在大海里,它要顯示自己的力量。于是它飛濺到山石上,洋洋得意,似乎整個大海都在它的腳下,在陽光的照射下,它漸漸縮小了,干涸了,終于不復存在。這就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聰明智慧再大,如果離開了黨,離開了集體,也就會失去力量,就成不了大事業(yè)。我們之所以贊美“一”,也僅僅因為它是整體中“一”的緣故。(反面論證)

整體之于“一”,“一”之于整體,是依存的關系,誰也離不開誰。讓我們每一個有為的青年,都投入到國家建設中,團結一致,萬眾一心,連成“濤”匯成“瀾”,洶涌澎湃,一往無前——朝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總結全文)

簡評:本文一段承題提出論點,二段主要從正面論證,同時又正反對比,三段從反面論證,四段總結全文,提出希望,全文內容充實,論證充分,很有說服力。

例文2:

不妨“自討苦吃”

近日報載:瑞納集團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投資十幾億港元。當時,該集團總經(jīng)理 溫瑞芬 女士的弟弟正在北航讀研究生,校方為表示感謝,便回贈其弟一間房子。但 溫 女士卻想到弟弟還是個學生,生活上不宜過于安逸,便婉言回絕了。讀罷,我對 溫 女士這一富于遠見的做法深感欽佩,同時也產(chǎn)生了一種想法;環(huán)境日益安適的今天,我們需要“自討苦吃”。(提出論點)

中國有句古話:“自古英才多磨難。”在古代,人們就很注重在逆境中培養(yǎng)自己堅韌不拔的意志。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出身官宦世家,他卻不貪富貴安逸,獨處陋室,在墻壁上寫下了“富非所望不憂貧”的座右銘,時時激勵自己苦習創(chuàng)作。顏回是孔子一個有名的弟子,他家境貧寒,屋舍破陋,但顏回卻寧愿處在這一逆境中“自得其樂”。于是,孔子便在《論語·雍也》中留下了這樣的話:“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贊揚顏回是一個“士志于道而不恥惡衣惡食者”。我想,這些古人能做出很大成績,與他們在艱苦環(huán)境中的磨礪是分不開的。(正面論證)

現(xiàn)在,我們做得似乎不如古人了。前一陣,一個中日兒童夏令營曾鬧得沸沸揚揚。的確,中國孩子的表現(xiàn)很不如人意。家長怕孩子累,背包不給裝滿,結果半路上食物就吃光了;孩子稍有不適,就被家長拽回營地休息……可是,此后不久,在山東濟南某地也舉行了一次夏令營,不同的是,這次沒有家長陪同。結果,孩子們表現(xiàn)很頑強,絲毫沒有懈怠,帶病也堅持下來。這樣對比看來,不是孩子們不能吃苦,而是他們沒有機會!家長們事事越俎代皰,百般呵護溺愛,磨平了孩子們進取的銳氣,削弱了孩子們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反面論證)

時下,孩子們常常呼吁:我們想自己動手,可是沒有機會!那么,就給孩子們營造一個磨煉自己的環(huán)境吧!在國外,不是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磨難教育”、“坎坷教育”嗎?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生活必將日趨美滿安逸,但人生在世總免不了遇到挫折坎坷,少時多吃些苦,大有益于將來。所以,上文提到的 溫 女士是很明智的。在這樣的形勢下,處于當代的我們,又為何不“自討苦吃”呢?(總結全文)

簡評:文章開頭由材料引出“在環(huán)境日益安適的社會中,我們需要“自討苦吃”的中心論點,然后舉曹雪芹身居陋室,苦心創(chuàng)作的例子和顏回貧而忘憂的例子,從正面論證論點,舉現(xiàn)在的孩子缺乏苦難教育,缺乏磨煉,從反面論證論點,最后以肯定 溫 女士決定的明智來照應話題材料,再一次重申“自討苦吃”的觀點。

查看更多議論文 寫法 對照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