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結構分析
【結構分析】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論點。
第二部分(第2段),寫千里馬“才美不外見”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對食馬者的無知進行痛斥,歸納中心。
《馬說》中心思想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通過敘述伯樂對千里馬的決定性作用,描述了千里馬的悲慘遭遇,刻畫了食馬者的淺薄、愚妄、無知,痛斥了當時的統(tǒng)治者不能識別和重用人才,集中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抒發(fā)了對人才的同情和理解,希望人才能被發(fā)現(xiàn)和重用。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表達了作者的憤懣不平,并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和控訴。
這篇文章是以千里馬比作人才,論述識別人才的重要。只有象“伯樂”那樣的人才能發(fā)現(xiàn)“千里馬”式的人才,使他們得到重用,發(fā)揮出他們的重大作用。沒有“伯樂”,人才就會被埋沒,被糟蹋。
全文圍繞著“不知馬”這一中心逐層展開論述。開始指出唯伯樂知馬,而“伯樂不常有”,所以千里馬之“不以千里稱”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間從“食馬者”,揭示了問題的實質(zhì);然后痛斥食馬者的淺薄愚妄,由此導出全文的結句“其真不知馬也”,點明了中心。
《馬說》課文導入
之一、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jù)說,有一匹千里馬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著,皮膚也受了傷;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并淌下眼淚,并脫下自 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于是低下頭吐氣,抬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云霄。這是它感激伯樂了解并且體貼它啊。學習韓愈的《馬說》,你一定會對伯樂和千里馬的關系有進一步的認識。
之二、《馬說》是韓愈的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顯著特點就是文辭形象簡練,意蘊含蓄,讀起來回環(huán)跌宕,格調(diào)鏗鏘,好像游歷小巧的園林,有咫尺萬里之勢。作者是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