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教育資源 > 教學實錄

生活處處有語文《漫游語文世界》教學實錄

[移動版] 佚名

生活處處有語文《漫游語文世界》教學實錄

山東省青島市第二十三中學 丁臺會

說明:文末附有教學分析,教學背景和教學反思

師:同學們,平時大家都叫我“丁老師”,對我的了解僅限于此,今天我要隆重介紹自己!大家歡迎嗎?

生:歡迎!

師:我姓丁,名臺會。大家還知道歷史上有哪些和我同姓的人嗎?

生:丁汝昌。

師: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嗎?

生:他是民族英雄,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帶領(lǐng)清海軍八次擊退日軍對威海和劉公島的進攻,日軍又向丁汝昌勸降,被他嚴辭拒絕。后來,北洋艦隊慘敗。丁汝昌面對一些準備投降的官員的要挾,以與艦隊共存亡的氣概,服毒自盡。他是一個令人敬佩的人物。

生:還有中國語言學家丁聲樹。

師:很好!大家知道他主持編寫過哪部書嗎?

生:《現(xiàn)代漢語詞典》。

生:(輕聲)還有丁春秋。

師:你知道他是哪部作品里的人物嗎?

生:金庸的《天龍八部》,是個大魔頭。

生:還有《孔乙己》里的丁舉人,是他打折了孔乙己的腿。

師:很好!大家知道很多歷史人物,也讀過不少的文學作品,了解了我們老丁家不少的人物,當然,這其中有好人,也有壞人,但我可是個好人呀。(生大笑)至于“臺”字,是我的輩分,按照我們中國人的傳統(tǒng),根據(jù)族譜,同一輩分的人,要用統(tǒng)一的字,那我就是“臺”字輩,“會”的意思,是我的父母想讓我學會知識,學會做人。其實我們的姓名都是長輩精心選擇的,包含了許多語文知識。你知道自己名字中的語文知識嗎?大家可以借助各種工具書。

(學生自己或者互相查閱資料。)

張萌:“萌”有萌芽,萌生的意思,比喻新生事物的產(chǎn)生。我想爸爸媽媽希望我象新生事物一樣,充滿生命力和活力。

王鵬:我的名字出于《莊子·逍遙游》。北冰洋里有條魚,名字叫做鯤,鯤的軀體,不知道有幾千里大。鯤后來變成一只鳥,名字叫做鵬。鵬就是傳說中的鳳凰。鵬的背不知道有幾千里長。當海風吹起的時候,鵬就飛往南極。它乘著旋風直飛上九萬里高空,鼓動雙翅,仿佛是遮住天空的云,濺起的水花,就有三千多里。后來,人們把一個人有遠大的前途叫做鵬程萬里,把仕途順利稱為扶搖直上。我知道爸媽的良苦用心了。

張博文:爸爸媽媽希望我博覽群書,成為博學多識,有博愛精神的人。

李旭:“旭”指初出的太陽。家人希望我將來如旭日東升,成為家喻戶曉的人。

任曉鳳:我要做“人中之鳳”。

張嘉慧:“嘉”是美好的意思,“慧”是聰明的意思,兩個字合在一起,即是“秀外慧中”的意思。我的父母希望我既有秀美的容貌,又有聰慧的資質(zhì)。

梁涵:我要做一個有涵養(yǎng)的人。

董昊:“昊”的意思有兩種:一是“廣大無邊”;一是“指天”。

我要做一個心胸寬廣,心比天高的人,“巾幗不讓須眉”嘛!

……

師:同學們,你能談?wù)勥@節(jié)課的體會嗎?

生:這節(jié)課真有意思!

生:我學到許多成語,古詩,典故。

生:如果語文課都這樣就好了!

生:小小姓名中蘊含了這么多語文知識。我理解了語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語文!

生:今天我漫游了語文世界,大開眼界!

……  更多《生活處處有語文》資源

【教學分析】

有人說語文是海洋,我們每個人每時每刻都生活在語文的海洋中。正因為如此,學生可能會習焉不察,不知道該到那里去尋找語文,怎樣能找到一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參與此次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樂于動手,勤于探究,這是我們語文教師最應(yīng)該考慮的問題。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要加強綜合性,溝通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溝通與生活的聯(lián)系,在語文課程中學到其他方面的知識和方法;在其他課程、其他場合中也可以學到語文,拓寬學語文用語文的天地。”的確如此,語文與生活同在,它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在這次活動中,我將教學活動置于現(xiàn)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他們的名字入手,大大激發(fā)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調(diào)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開發(fā)了他們的潛能。同時,形式的開放,也讓語文走進生活,讓生活走進語文,給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多元化的學習平臺,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就會不斷地提高,而語文也會因為其強大的生命力而魅力無窮。最關(guān)鍵的是,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體會到了語文的魅力。

【教學背景】

《漫游語文世界》是人教版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這次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了解語文學習的資源和運用語文的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初步嘗試在語文學習中溝通課堂內(nèi)外、課本內(nèi)外、學校內(nèi)外的聯(lián)系,從而開發(fā)利用社會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

傳統(tǒng)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分成小組,搜集家庭、校園、社會運用語言文字的情況,將搜集到的資料加以篩選、梳理,編成各種小冊子。我在一個班級按照老方法上課,學生雖然搜集了大量資料,但是通過交流發(fā)現(xiàn),他們在搜集的過程中,根本沒有思考,沒有分析,甚至有些學生從網(wǎng)上直接下載資料,卻從頭到尾沒讀過一遍,還有些學生把搜集的對聯(lián)、公司名、廣告語、說明書、不規(guī)范用語、熒屏錯別字等抄錯了字或讀錯了音。在課堂小結(jié)時,我讓學生以“我從中學到了語文”為話題談?wù)勛约旱膶W習心得。竟然有不少的學生用一兩句話敷衍了事,有的甚至直截了當說:“我沒有學到語文!

課后我認真總結(jié),意識到開發(fā)利用社會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要教會學生方法,并要尋找到一個學生感興趣的學習載體。于是我把教學切入點定位在學生的姓名上。

【教學反思】

學生沒想到跟隨自己多年的姓名中蘊含了這么多的語文知識,課堂發(fā)言人數(shù)達到33人次(班級總?cè)藬?shù)為38人),其中語文基礎(chǔ)不太好、平時不發(fā)言的學生也積極加入其中。學生覺得這堂課比較新奇,學習興趣得到了提高。

開展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jié)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重要途徑,也是給學生展示自己的個性和特長提供了一個非常廣闊的空間。所以,在明確每一個學生的活動項目和活動內(nèi)容后,要放手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去,使全體學生都能在自己感興趣的語文調(diào)查活動中積累語言,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我們在開發(fā)利用社會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時,不一定要把眼界放得多么遠多么廣,要選擇學生熟悉的、易于掌握的、感興趣的教育資源,讓學生真正認識到生活就是語文,語文就是生活!真正體會的學習的樂趣,這才是新課改的初衷!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